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

ID:42866800

大小:4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3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_第1页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_第2页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_第3页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_第4页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洪浩主要作品和论文介绍》洪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检察制度、中外仲裁制度重要研究成果:《检察权论》(著作)、《政治程序法律分析一一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著作)《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构建洪浩法制与社会2007/02【作者中文名】洪浩;【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人学湖北•武汉;【文献出处】法制与社会,LegalSystemandSociety2007年02期【关键词】一事不再理原则;禁止双重危险;【摘要】一事不再理作为最重要的刑事诉讼原则,得到各国的普遍关

2、注。木文通过对人陆法系一事不再理原则和英美法系禁止双重危险的比较,区别两者Z间的差异。并论证我国建立一事不再理制度的意义,为构建一事不再理原则提出建议。【DOI]CNK1:ISSN:1009-0592.0.2007-02-085论民事上诉立案的实质性要件一一从上诉利益的角度分析洪浩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01【英文篇名】OntheSubstantiveEssentialsofCivilAppellatePlacingCasesonFile【作者小文名】洪浩;杨瑞;【作者英文名】HongHaoYangRui;【

3、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文献出处】法律科沖(西北政法湘皖学报),ScienceofLaw(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2007年()1期【关键词】民事上诉;上诉利益;诉讼制度;【英文关键i诃】civilappeal;interestsofappeal;institutionofaction;【摘要】上诉利益是诉z利益在上诉阶段的具体表现。作为上诉被受理的条件,对上诉利益的判定将直接决定着当事人捉起的上诉能

4、否得到法院的受理。我国台湾地区及具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法理均认为,被捉起上诉的-讳裁判须对上诉人不利益,即上诉人提起上诉应冇上诉利益,从而给上诉设置了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冇明确规定上诉的条件,由此造成当事人对上诉权的滥用,其危害英大。上诉利益标准的确立在我国具有现实必要性,应通过相关制度加以构建。【英文摘要】Theinterestofappealisthespecificdisplayofinterestofactionattheappellatestage.Astheconditionsofa

5、ppealaccepted,thedeterminationofappellateinterestdecideswhethertheappealwillbeaccetpedbythecourts.AstheconditionsofappealhavebeenstipulatedclearlyintheCivilProceduralLawofChina,thepartiesmayabusetheappellaterights.So,itisveryimportantandactualforChinatoestablishth

6、estandardsofappellateinterestandconstructtherelevantinstitutions.【基金】司法部课题《律师制度研究》的支持【DOI]CNKI:ISSN:1671-6914.0.2007-01-015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浅析洪浩消费导刊2006/11【作者中文名】洪浩;【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人淫湖北•武汉;【文献出处】消费导刊,2006年11期【关键词】刑事缺席审判;刑事诉讼;程序正义;【摘要】刑事缺席审判作为对席审判制度的一•种例外,保证了诉讼程序的公正兼顾诉讼效率,符合刑事诉

7、讼法多元价值11标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外刑事缺席审判的考察,分析我国立法的缺陷,并提岀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设想。【DOI]CNKI:ISSN:1672-5719.0.2006-11-128非讼方式: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洪浩法学2006/11【作者中文名】洪浩;【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人淫武汉人学法学院博士示流动站;【文献出处】法学,LegalScienceMonthly2006年11期【关键词】非讼方式;农村;民事纠纷;主要途径;【摘要】非讼方式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之一,与诉讼方式并行不悖。其在解决纠纷中有着

8、低成本、高效率、全面性、易执行的特点;这与转型期我国农村民事纠纷的性质与特点具有契合性。在我国推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最下,以非讼方式推进农村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正当性,非讼方式应成为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同时,非讼方式的冇效运作盂要与国家司法权协调互动。【DOI]cnki:ISSN:1000-42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