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

ID:42866921

大小:367.0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4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浦区中学体育学科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浦区中学体育 学科建设调研报告王立新陆兴海俞定智根据《黄浦区教育局关于区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的精神与要求,中学体育学科组认真设计了“黄浦区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建设现状调研表”,并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现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教师队伍经调查,本区中学体育教师共159名。其中男教师105名,女教师54名;高级教师29名,一级教师110名,二级教师20名,平均年龄42.7岁。黄浦区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情况(表一)年龄(岁)60~5049~4039~3029以下人数(比例)58(36.5%)21(13.2%)60(37.7%)20(12.6%)黄浦区各类中

2、学教师体育课工作量情况(表二)学校类型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人均周课时14.414.716.3*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民办初中学校。课堂教学几年来,我们通过观摩各校的家常课、研究课和展示课,感受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正在不断树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力求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场景逐渐显现……体育与健身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和更多的学练时空。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体育学习内容丰富了,学习选择权更大了,锻炼的积极性也更高了。黄浦区中学生课堂教学情况反馈情况(表三)项目满意基本满

3、意不满意说不清楚教学内容36.7%45.9%8.3%9.1%教学方法41.5%38.2%7.9%12.4%体育教师38.6%43.1%7.4%10.9%教学研究随着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体育学科建设的主旋律,区级和校级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区《体育与健身》教研活动情况(表四)主题内容效果或特点教师基本功教师技能展评活动教师队列队形展评活动等获市评比一等奖教学公开与研讨“新理念、新探索、新体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等推动全区体育教学专家讲座与报告徐燕平、李华丰、徐阿根、施履冰、曹可强、朱德明等报告帮助教

4、师转变观念新教材培训六年级、七年级、十年级新教材培训(教材分析与研究等)贯彻落实新教材体育测试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模拟测试的通知》精神与要求,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2007年11月体育学科组随机抽测了应昌期围棋学校、光明初级中学和市八初级中学的184名学生(男女各92名)。二、问题与对策体育教师超负荷劳动与教学创新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与建议: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加以重视。学校可根据学生数来配备足够的体育教师,从而减轻体育教师的劳动强度,使广大的体育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新教材,实施新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课改理念在体育

5、课堂教学中的细化和物化尚显欠缺解决的方法与建议: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方案》和《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通过最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可以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课堂氛围活跃度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与建议: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在注重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加强从学法指导上,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定要兼顾技术类项目的传授,一定要兼顾体能类和技能类的分配,一定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体育

6、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尚需加强解决的方法与建议: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创造教研氛围,以一个学期为单元,可以以专题形式,讨论形式进行有主题的、有目标的、有计划的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科研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我们教师可以先将自己上课中的一些“故事”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不断完善就可以形成了一个科研课题,有助于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体育场地器材与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与建议: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在“教法”与“手段”上下功夫,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法”;个别项目可以依托“共同体”等体育资源进行教学尝试(如,耐

7、力跑项目可以借用黄浦学校、大同中学等的体育场地进行教学测试)。三、今后努力方向立足于体育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立足于体育学习对象的探索,立足于体育课堂微观层面的探索,紧紧抓住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实际教学行为这一突破口,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加大力度指导校本教研,探寻通过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来促进教学研究的实施途径,从而切实提高“研”的成分,从“突击性”转向“常规性”、从“应景性”转向“长效性”、从“表面性”转向“实质性”,用团队的力量提升教学研究的“幸福指数”,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因地制宜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为切入点,重点加强对初中毕业

8、生升学体育考试和学生体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