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阻力分析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

ID:42868359

大小:442.1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3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_第1页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_第2页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_第3页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_第4页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流动阻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体流动阻力分析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的计算,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索。用因次分析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流动阻力的人小与流体木少的物理性质、流动状况及壁而的形状等因素有关。化工管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管,另一部分是管件、阀门等。相应流体流动阻力也分为两种:直管阻力:流体流经一定直径的直管时由丁内摩擦而产牛的阻力;局部阻力:流体流经管件、阀门等局部地方由于流速大小及方向的改变而引起的阻力。1.4.1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1.阻力的表现形式如图1・24所示,流休在水平等径百管中作定态流动。直管阻力在1J和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12Pi12P?Zig+了妁+——=^18+~u2+—+W

2、/2p2pP-P2(1-34)因是直径相同的水平管,W

3、=u2Z]=z2若管道为倾斜管,则忙(;+心(乡+胡(1—34a)由此可见,无论是水平女装,还是倾斜女装,流体的流动阻力均农现为静压能的减少,仅当水平安装时,流动阻力恰好等于两截面的静压能Z差。2.直管阻力的通式在图1・24中,对1・「和2・2‘截面间流体进行受力分析:切2由压力差而产牛的推动力为(卩-卩2)〒与流体流动方向和同流体的摩擦力为F=tA=TTidl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流体在管内作定态流动,在流动方向上所受合力必定为零。整理得(Pl-p2)7ttl~~T=TTldl(1-35)将式(1-35)代入式(1-34)中

4、,得(1-36)4/——Tdp2将式(1-36)变形,把能量损失旳表示为动能牛的某-倍数。_8r/u2pu~d28rpu~则=A-—(1-37)了d2式(1-37)为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阻力的通式,称为范宁(Fanning)公式。式中2为无因次系数,称为摩擦系数或摩擦因数,与流体流动的Re及管壁状况冇关。根据柏努利方程的其它形式,也可写出相应的范宁公式表示式:2压头损失hf=A-—(l-37a)(l-37b)d2g压力损失Apf=——d2值得注意的是,压力损失匀行是流体流动能量损失的一种表示形式,与两截而间的压力差Ap=(Pl-p2)意义不同,只冇当管路为水平时,二者才相等。应当指出,

5、范宁公式对层流与湍流均适用,只是两种情况下摩擦系数2不同。以下対层流与湍流吋摩擦系数2分别讨论。1.层流时的摩擦系数流体在直管中作层流流动时,管中心最大速度如式(1-35)所示。将平均速度u=-wmax及R=-代入上式中,可得2232plu(1-38)式(1-38)称为哈根•泊谡叶(Hagen-Poiseuille)方程,是流体在直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压力损失的计算式。结合式(1-34),流体在直管内层流流动时能量损火或阻力的计算式为(1-39)表明层流时阻力与速度的•次方成止比。式(1-39)也可改第为pd2dpud2Red2(l-39a)将式(l-39a)与式(1-37)比较,可得

6、层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式(1-40)即层流时摩擦系数X是宙诺数Re的函数。1.湍流时的摩擦系数(1)因次分析法层流时阻力的计算式是根据理论推导所得,湍流时由于情况耍复杂得多,目前尚不能得到理论计算式,但通过实验研究,可获得经验关系式,这种实验研究方法是化工中常用的方法。在实验吋,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将英它变量固尬,如过程涉及的变量很多,工作量必然很人,而且将实验结來关联成形式简单便于应用的公式也很困难。若采用化工中常用的工程研究方法一一因次分析法,可将几个变量组合成一个无因次数群(如雷诺数Re即是山d、p、u、u四个变量组成的无因次数群),用无因次数群代替个别的变量进行实验,由于

7、数群的数日总是比变最的数日少,就可以人人减少实验的次数,关联数据的工作也会有所简化,而H可将在实验室规模的小设备屮用某种物料实验所得的结果应用到其它物料及实际的化工设备中去。因次分析法的皋础是因次一致性原则,即每一个物理方程式的两边不仅数值相等,而fl.每一项都应具有和同的因次。因次分析法的基本立理是H金汉(Buckinghan)的兀定理:设影响某一•物理现象的独立变量数为n个,这些变量的基本因次数为m个,则该物理现象可用N=(n-m)个独立的无因次数群表示。根据对摩擦阻力性质的理解和实验研究的综合分析,认为流体在湍流流动时,由于内摩擦力而产生的压力损失ZV/与流体的密度P、粘度卩

8、、平均速度《、管径d、管长/及管壁的粗糙度£有关,即^Pf二/(Q,(1-41)7个变量的因次分别为:[p]=M^-2L'1[p]=ML'3[u]=M0“[d]=L[1]=L[g]=L[“]=M&忙i基本因次冇3个。根据兀定理,无因次数群的数目N=n-m=7-3=4个将式(1-41)写成幕函数的形式:pf=kdalbUCpd^e8f因次关系式:M=讹(厶&-】y(ML-3)〃(MD'e-l)eLf根据因次一致性原则:对于M:1=d~~e对J■L:—l=o+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