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

ID:42868499

大小:6.46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9-24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_第1页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_第2页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_第3页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_第4页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领导干部远程培训班本讲内容一、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二、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三、城市管理改革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的两种主要功能聚集功能效果:集约、高效、交流辐射功能效果:带动、链接、互补对城市的认识城市化100%50%工业化和城市化75-80%工业化/人均收入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从世界发展的经验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化——城市密度越来越强第二阶段:分散化——郊区化第三阶段:一体化——城乡功能互补

2、的有机系统区域化——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城市发展的趋势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3.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4.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5.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1949~2000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3.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4.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5.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80年代以前

3、:中西部快于东部1954--1980年期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10个省级单元中除北京外全部是中西部省份,以内蒙、新疆、青海、宁夏、黑龙江等北方边远省区增幅最大。增长最慢的10个省级单元中却有7个是沿海省份。80年代以后: 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1980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山东、广东、广西、河北、江苏、浙江都成了城镇人口速度最快或较快的省区,而城镇人口增长最慢的省区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辽宁外,全是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青海、新疆等前一阶段增长最快的北方内陆省区。都 市 连 绵

4、区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3.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4.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5.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东部比中部地区高10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高约15个百分点;城市化速度:90年代,山东以南东部超过9%,西部低于全国平均速度(4%)。城市化结构:东南沿海地区和中部大、中、小城市比例较合理,东北和河北大城市比重过大,西部地区比例不合理。现状:2004年,城市数量达到

5、660个(直辖市4个、地级市282个、县级市374个),城镇人口超过40%。但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十个百分点。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城市体系,2000资料来源:ChreodLtd.中国城市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China0102030405060708090100$100$1,000$10,000$100,000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中国城市增长的经验:世界和中国城市化收入水平中国??30%50%未来发展:2020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市化水平将随之上升,达到55-60%。城市的经济

6、社会结构将发生全面的变化。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5%左右。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国际范围内的布局一国范围内的布局(1)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一般模式现代工业(机械、运输设备、电子行业等)高度集中在大都市(与此同时,传统的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则留在小城镇)(1)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一般模式及其导致的问题伴随着产业的高度集中,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进而导致城市过度拥挤、生产成本高(中国人口流动限制政策一度减缓了这种问题)。(2)中低收入水

7、平阶段一般模式在大都市,制造业从市区向卫星城和郊外的工业园区分散。在城市和郊区之间交通联络方面的投资促进了这种分散(例如:直到80年代后期,雅加达向城市的东西两个方向修建收费公路,制造业才开始向郊区转移)。(2)中低收入水平阶段一般模式推动企业迁移的原因是郊区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同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也比较少。核心城市转向服务业。服务性企业需要大量面对面的交往以便与顾客和供应商取得直接联系。示例:汉城的郊区发展大都市区制造业就业分布:19701980内环城市:7.8%3.1%(出版业为主)外环两个

8、卫星城:29%53%城市中心区主要由金融、商业服务、其他服务以及零售等产业构成(3)中等收入水平阶段一般模式制造业向边远城镇和农村地区分散。推动因素包括:-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边远地区的销售市场和自然资源。促进因素包括:-权力下放(进入资本市场、进出口经营权)。-边远地区的交通发展示例:韩国人口和制造业的地区分布制造业人口19831993198319933个大都市区44%28%37%39%(汉城、釜山和大邱)3个大都市区的卫星城30%30%14%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