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

ID:42870001

大小:305.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_第1页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_第2页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_第3页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_第4页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三视图》(沪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视图》◆教材分析本节为投影与视图的第二节,在此之前同学们只是观念上对于投影以及视图有个大致的了解,本节教师从三个角度带领同学们更深入的认识三视图-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开在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了解将三视图

2、转换成立体图开在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新概念的全过程,体验观察、分类、总结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及三视图在生产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根据三视图想象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的形状。◆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引入“

3、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族作为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的生活习性带有浓厚的游牧色彩。自古以来,这个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为生的民族,大部分都从事着草原畜牧业。由于需要频繁地搬家,住房就必须是能够随意移动的活动房,古代又称这种活动房为“穹庐”、“毡帐”等,俗称“毡房”、“帐房”等。如图所示的蒙古包的上部是圆锥,下部是圆柱体,你能画出它的三视图吗?三视图与投影有什么关系?(二)探究新知三视图师: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

4、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练习巩固课后练

5、习补充例题:根据下面三视图请说出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分析:由俯视图确定该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形状,由主视图、左视图确定空间的形状如图所示。解:该建筑物的形状如图所示:有3层,共9个小正方体。思考: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如上右图所示,请画出它的俯视图,耐心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情形?结合讨论总结板书:三视图三视图的概念  (1)视图  一个几何体在一个平面上的正投影叫做这个几何体的视图。  (2)正面、水平面和侧面  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我们的面叫做正面,正面下面的面叫

6、做水平面,右边的面叫做侧面。  (3)三视图  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叫做物体的三视图。三视图之间的关系(1)位置关系  三视图的位置是有规定的,主视图要在左边,它的下方应是俯视图,左视图在其右边,如图(1)所示。               (2)大小关系  三视图之间的大小是相互联系的,遵循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

7、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的原则。如图(2)所示。3.画几何体的三视图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从三个方面观察几何体,具体画法如下: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的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的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几何体上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应画成虚线。4.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  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主体图的前面、上面和

8、左侧面,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三)应用反馈,巩固新知课件5-10页。◆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