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用药误区

浅谈儿童用药误区

ID:42871754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儿童用药误区_第1页
浅谈儿童用药误区_第2页
浅谈儿童用药误区_第3页
浅谈儿童用药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用药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儿童用药误区当前儿童用药中存在着很多盲点和误区,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用药安全和疗效,因此,如何提高儿童用药水平,促进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讨论。1・滥用静脉输液当前在我国滥用输液现象较普遍,而儿童患者的输液率则更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患儿家长的观念问题:家长认为给孩子口服喂药难度大,而且吃药效果太慢,输液可以让病情迅速好转。另一方而考虑到儿童的病情发展快,体液平衡调节能力差,患儿家长要求等原因,也会较多的选择静脉输液的给药方式。在临床上静脉输液有4个适应指征:严重脱水,不能口服补充液体;严重感染;病情严重无法口服

2、药物;需要用的药物只能通过静脉点滴。WTO倡导: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这是因为输液的治疗效果不一定比口服或者肌肉注射好,而且因为输液过多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会使药物刺激性、过敏反应和感染机会增多。2•滥用抗生索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但抗生素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许多家长对抗生素的作用也不甚了解,把它作为治疗百病的“万能药”,孩子不管得了什么病,都要吃些抗生素才安心。事实上,儿科感染疾病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基础上

3、继发细菌感染。广泛的、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及细菌耐药性变异。此外,在抗生素溶媒的选择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选择10%的葡萄糖作为青霉素类药物的溶媒。青霉素类药物在葡萄糖液中由于PH值偏酸使得水解速度加快,导致其稳定性下降,因此应选用生理盐水作为青霉素类的溶媒。此外,对于新生儿、小婴儿等多数情况下抗生素溶媒的选择不用张力液的生理盐水,而用5%的葡萄糖。3.频繁使用解热镇痛药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都会导致儿童发热。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服用退热剂可以暂吋降低

4、体温,但通常药效-过体温乂恢复升高,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引起发热的原因,有时甚至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如果孩子发热不超过38・5°C,建议只用物理降温。如果超过38.5°C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师指导下及吋使用解热镇痛药。给儿童服用解热镇痛药应尽量选择WHO推荐的相对安全的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布洛芬(美林)。对于新生儿发热,给予解热镇痛药后,常可使温度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可出现便血。有些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是禁用于新生儿的。4.糖皮质激素使用误区使用糖皮质激素因能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内源性致热原的细胞因

5、了释放,短时间内使体温下降,表面上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激素会使儿童胃酸分泌增多,引发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引发胃溃疡。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也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导致感染扩散,病情加重。激素的确有抗过敏作用,但不能预防过敏。滥用的结果只会加重病情,导致蛋白质、糖、脂肪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等不良反应。当前在我国,一方面存在着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滥用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患儿家长对于糖皮质激素谈虎色变,不愿意给孩子使用激素,影响到孩了疾病的有序治疗。近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在我国日趋升高,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明确了吸入激素是目前控制

6、哮喘最有效的手段。吸入激素属局部用药,按常规剂量正确使用,副作用少,这与口服激素等全身用药是完全不同的。哮喘患者要想使哮喘症状得以较好的控制,需遵医嘱长期规范地吸入糖皮质激素,不可擅自换药减药停药。此外肾病综合症等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案屮,都需要使用到糖皮质激素。5•用法用量偏差目前我国3000多个药物制剂品种中,供小儿使用的药物剂型仅有约60种(含中成药),即我国药品中98%以上没有儿童剂型。临床医生在选择药品进行治疗吋,多依据经验,将成人剂量折算后给儿童使用,不仅给儿童用药带来安全隐患,还造成药品的浪费。有些家长为了图方便、省钱,也随便将成

7、人药给儿童服用;甚至擅自给患儿合并、重复用药。儿童给药频次不合理现象也相当的突出,特别是静脉输注抗生素。医生考虑到家长来医院比较麻烦;多次扎针患儿会产生抗拒心理;增加护士工作量等原因,门诊患儿静脉滴注抗生素基本都是每EI使用1次。但根据药动学原理,门诊常用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多为时间依赖性药物,要达到较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必须一天多次给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