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

ID:42873673

大小:33.2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_第1页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_第2页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_第3页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_第4页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摘要:空间是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一切事物存在的形式。以汉字作为载体的书法也不例外。然而,能否感受到其中强烈而独特的空间特征,还要取决于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体验。本文试从汉字、线条、线条的分割与组合等几方面对其特征加以论述关键词:汉字;书法;空间;线条;运动一、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一)中国汉字的空间特性中国书法是从汉字派生出来的艺术,要对书法的空间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还需从汉字说起。在人类文字发展的进程中唯独汉字进入了艺术的殿堂,这与它的基本属性是分不开的汉字是由线条组合而成的。第一个特征是方块。这就具备了可以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几何属性,而拼音

2、文字通常只有一种运动方向,或竖或横。这种单一的运动趋向是不能与汉字空间效果相比拟的。汉字的优越性首先表现在单字结构方面,如包世臣:''字有九宫,九宫者,每字有方格,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字中之宫。”其优越性还体现在整篇章法方面,如解缙:“是以一字之中,皆其心推之,有矩之道也。而一片之中,可无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纵横曲折,无不如意,毫发之间,直无遗憾。”第二个特征是塑造空间的形象性。汉字创造之初,是以各种自然物象作为其线条空间存在的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频繁,靠

3、仅有的象形字远不能满足交流的需要,正如金开诚先生所说:"任何象形文字都只有反映具体物象的符号系列,而不能成为系统完整的语言载体。”中国先民毕竟是智慧的,他们以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人类的创造力,让似乎因象形而走入“死胡同”的中国汉字“魔术”般地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一一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和用字法的出现。这不仅解决了汉字因象形而误入歧途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使原有的表现物象美的因素逐渐消退,进而转向体现物物之间、物我之间种种内在规律的美。正如裘锡圭指出:“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里,本来大都很象图形。古人为了书写的方便,把他们逐渐改变成比较平直的线

4、条构成的,象形程度较低的符号。这可称为'线条化'。”由'‘像图形”到"线条化”,其实是一种空间性格的转变。“像图形”是一种简单的视觉感受的描摹,而“线条化“则使我们看不到任何模仿的空间意念,它体现的是完整意义上的空间原理,如平衡、均匀、对称、穿插、并列等等意识。汉字在发展过程中这种脱离象形的约束,正为书法获得决定性进展提供了契机。汉字结构的空间特征终于被明确树立起来了(二)书法线条的空间特性汉字空间性格的塑造,为书法艺术空间性格的确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而线条作为书法艺术最基本的形式语言,则为空间性格的打开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可视世界中一切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

5、间,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书法的线条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积点成线,一条线无论有多长、多宽都是由点的运动构成的——点的位移构成了线。这种作为轨迹整体推进的运动我们称为“整体运动”。其占有的空间(二维空间)特性,是运用任何工具写出来的线条所具有的共性。而书法线条除此之外,还具有一种不易觉察的复杂的运动形式所带来的空间性格。蔡邕《笔论》中“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它区别于其它线条的特征一一奇怪,也明确了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一一笔软。那么,这一条乌金似的墨线是如何奇怪的呢?作为中国书法所使用的工具一一毛笔,又是如何通过这一柔软而又有韧性之“毫”去“述说”

6、这一"奇怪”的呢?孙过庭在《书谱》中为我们做了明确的解释:"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覷挫于毫芒。”这种“于锋杪”的“起伏”“于毫芒”的“Jft挫”必然导致线条内部的复杂变化,这是一种特殊的“线内运动”。它所形成的空间,不仅具有三维的特性,同时还带来线条边廓的复杂变化。一般而言,人们很难从线条本身观察到这种空间的存在。因为在这里线条边廓所围成的只是一个平面。而在平面艺术部类中,不论是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表现三维空间总要有一些各自独立的面以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如中国绘画中“石”的画法:在二维空间中运用浓、淡、干、湿、枯、焦、润等不同的墨色,通过皴、点、

7、染等方法构筑各个单元面,然后再按照空间透视原理把其有机组合,最终完成整个空间(二维和三维)的塑造。所谓“石分三面”,即在于此。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同样宽度和长度的线,会出现不同的立体效果。这除了有纸张、水墨晕化的作用,更有创作者利用毛笔锥体进行平移、提按甚至绞转涩进运动的作用。但由于这是比较隐晦的,要全面感知这种三维空间,还须从即成的对象去感受它的创作过程。正如姜白石所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这“挥运之时”正是感受三维空间的关键所在,当我们用毛笔开始于一画的时候,执笔之手不但在虚空中形成了平行于纸面的“水平运动”,更为重要的是依赖于毛

8、笔的特性形成了垂直于(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