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

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

ID:42873715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_第1页
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_第2页
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_第3页
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书法的育人功能湖北省监利县第一初级中学王世旺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且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一门艺术,在书法艺术中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发挥过相当积极的作用。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笔正则心正”、“学书先学做人”。就揭示了学习书法与育人的内在关系。历来传世的书家,莫不因其高尚人格而名垂青史。如果人品差,即使书艺再精,也不会被世人所推崇,宋朝的蔡京书艺为宋之冠,但宋四家中却没有他的名字,即是因为他的人品差的缘故。书法教育因此具备了育人的功能。下面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书法教学实践,就

2、书法教育与育人的关系,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贯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艺术即使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一个民族的文化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文化的侵略更甚于武装的侵略,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将不复存在。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电脑时代,键盘的输入逐渐代替笔的书写,书法的重要地位每况愈下,大有荧屏阅读代替纸质阅读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书法教育,强调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无疑是

3、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意义是深远的。所以,通过书法教学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二通过书法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汉字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工具,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的书写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标准的,其基本要求是笔画正确、结构合理,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书写技能不过关,就是文化素质方面的欠缺。字是人的第二名片,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肤浅的理解,可以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深层次的说,字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古人通过测字算命,今人

4、的笔迹学,即是以此为依据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中国人写好汉字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时至今日,相当多的中国人字写得马虎、潦草,缺胳膊少腿,错别字连篇,看一些中学生的作业有如看天书,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的严重失误。尤其是现在,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还有人对书法教育嗤之以鼻,使我们的书法教学工作开展得尤为艰难。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其实学习书法也可以获得许多文学、文字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学识修养,书法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特别是语文成绩。通过丰富多彩的书法教学活动,可达到以

5、书寓德,以书启智,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书法教学中,可以从文字的产生、演变,书写的工具材料,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方面进行阐释,并教给学生进行书法临摹和书法创作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书法史的教育。以中国书法的风格演变为线索,对历代书法经典产生背景、师承渊源以及作品的风格特点做深入的分析、赏评,充分展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书写艺术,它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价值。通过书法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增长

6、学生的美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书法,是一个感受美、领悟美和创造美的综合过程。所谓“屋漏痕”、“钗折股”、“高山坠石”、“惊蛇入草”、“万岁枯藤”、“薄如蝉翼”等词语对汉字笔画的艺术美的描述,不仅给人丰富的想象,而且足以给人美的享受。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人,形美以感目。”因此可以说书法教材是美育的直观教材,书法教学是美学教育

7、的有效手段。写好汉字、练好书法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培养学生感受美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营造浓郁的书法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建议学校用书法或书画作品布置教室和周边环境,组织书法比赛,定期举办书法展览以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书写过程中的轻重缓急能充分表现岀音乐的节奏美,在读帖、赏析的过程中播放与之相关的经典名曲从中感受书法的音乐美,在临帖与创作过程中以音乐导引人的情绪,能使人进入最佳的创作状态。2.引导学生领悟美在前者的基础上

8、,带领学生欣赏历代名家名作,参观各级书画展览,同时予以讲解,教会欣赏怎样欣赏美,逐步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点画(线条)的长短、粗细的变化,运笔的轻重、快慢、滞涩与平滑,墨色的浓淡枯湿;字形的险峻与平正;布局的疏朗与密集,是否和谐协调等等,并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内容体会书写的节奏和其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进而体会书法的美感。3.激发学生创造美感受美、领悟美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下功夫临摹名帖名碑是走进去,但是我们临帖的终极目的是从碑帖中走出来,从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学习只不过是为了借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