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

ID:42874348

大小:145.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_第1页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_第2页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_第3页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_第4页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的“国进民退”现象姓名:刘立明学号:1101062076班级:2011PA浅谈中国的給国进民退"现象有关“国进民退”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这两年更加激烈。笔者无意在此阐述孰是孰非,因为如果所有的思辨仅仅围绕国企与民企,国有与私有这些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什么情况下才算国进,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民退。没有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意识和理念。大家只是从一些简单的统计数据、外界的感知、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进而得出了所谓国进民退的意识结论。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完善的国家管理体制,国企和民企孰多孰少没有本

2、质区别。因此,相比于争论“国进民退”,改善我国国家管理体制是更加现实和优先的选择。一.统计数据不支持“国进民退”观点,但反映了近年“国退民进”速度逐渐减缓关于国有经济“进退”情况。从绝对值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从1998年以来一直是下降的,但降幅逐渐趋缓;收入规模持续增加,最显著的增长出现在2003到2006年间;利润规模持续增加,显著的增加出现在1998-2002年以及2003-2006年之间;就业人数持续减少,降幅趋缓,特别是2003-2009年就业人数仅有不到15%的降幅,就业降幅总体小于企业数量降幅。从相对值看,国企数量比重大

3、幅下降,从1998年的39%降低到2009年的4.72%;收入比重也在持续降低,降幅明显,从1998年的52%降低到2009年的28%;利润比重存在波动,没有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就业比重有了大幅降低,从1998年的60%降低到2009年的20%。具体数据详见表1O表11998-2009年工业中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比重变化1998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企业企业数绝对值(万个)6473741125342802496120510比重39Z422%175%8.3%47%主营收入绝对值(亿元)33566478445802

4、7101405151701比重523%43%405%32%27.9%利涧总粧绝对值(亿元)5252633263384859287比重360%45.5%316%435%26.97,绝对值(万人)37482424216313041803比畫605%439X37.6%245%20.做数猪乘渕:各年度《中国歩计年鲨h统计口径为规謨以上.关于私营经济“进退”情况。从绝对值看,私营企业数量从1998年到2009年增加了近24倍;主营收入规模从1846亿元增加到156604亿元,达到与国企相当规模,增加了近84倍;利润总额从67亿元增加到9678亿元,增

5、加了140多倍;就业规模也从160万人增加到2973万人,增加了近20倍。从相对值看,私营企业数量比重从6.46%增加到58.94%,主营收入比重从2.88%增加到28.8%,利润总额比重从4.61%增加到28.02%,就业比重从2.6%增加到33.66%O见表2。19982002200320062009私S企业■—绝对曲万个)106674917667607149736256031比蛋6.5%271%34.4X49,6%58.9%主営收入堆对值(亿元)IS46119711973464S18156604比重2.9%109%13S%20.7%2

6、89%利涧总眾绝对值(亿元)6749085931919678比重4.6%8.5%103%16.4%28.0%绝对值(万人)160£732.91027.611971.0129731比重2.60%13.28%26.79%33.66%数罢釆魄: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苏统计口径为规根以上.总的来看,无论从绝对值数还是相对值数,主营收入、利润、就业持续增加,私营企业呈现持续“进”的态势,并没有“退”的迹象,只是这些指标的增长速度呈现逐渐降低态势,2003-2006年间增速低于1998年到2002年之间,2006-2009年间增速低于2003〜2006年

7、间。国企总体上趋势仍然体现为“退”,在数量和就业的绝对值,以及数量、就业和规模的相对值上体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只是在规模和利润的绝对值上体现出增长态势,以及在利润的相对值上体现出波动而非明显的增或降的趋势。国企“退”的速度逐渐减缓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四:一是已经“退”到一定程度,减慢是必然规律;二是在2004年国有资产大流失大讨论后,在政策开始谨慎对待国有企业的改制或出售;三是在国资管理体制建立后,对国有企业的业务收入和盈利的硬约束加强,国有企业逐渐呈现出企业本应有的特征,即追求盈利,从而拉动了企业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四是在烟草、石油与天

8、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等特殊管制行业,国企收入比重的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可视为行业管制的结国企在细分行业中的地位,数据也显示国企在各行业中总体趋于“退出”。1993年到2005年,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