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ID:4287551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党的十七大更是第一•次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写进了报告。而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归根结底依赖于经济发展,但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关键词]人学生;就业;困境;对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国家人事部统计

2、,由于高校持续扩招,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总人数达727万,而2015年我们这届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而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从小央到地方都纷纷出台政策,千方百计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给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当今屮国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屮,由计划经济转向“有屮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重新建构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大学生需求増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増长速度,这必然导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但是

3、,在一般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至少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首先,越是经济动荡,前景不明朗时期,更多的毕业生涌向政府公务员队伍。因为公务员的福利和收入虽然不是最好,但最为稳定。2014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情况已经印证了这点。其次,毕业生对求职所需的时间、可供选择的职位和行业、薪酬水平等方面的认识处于波动和不稳定时期,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心理冇待调整。第三,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口益庞大的就业队伍会促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校园,继续升学,而非就业。最后,即使最终能够就业的毕业生,通常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木压力,一方面,即便是同样的企业、

4、同样的职位,前后两年招聘的员工工资也冇可能相差数千元。另一方而,一些原本固定的工种可能变为小时工或临时工,进一步削弱毕业生的福利和工资。二、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应该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而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念,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口身存在的问题乂加剧了这一形势。(-)社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存在误区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而能力是与活动要求和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休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因此导致我

5、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教育的特点,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岀现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不平衡。(-)用人单位的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第一,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丿力越高越好。选人学丿力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特别是像我们土木工程这种专业,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牛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而不接受其就业。同等情况下女大淫

6、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淫生高,这是女大淫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笫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生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人才,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的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耍求。用人单位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悟性,往往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即能胜任工作岗位。(三)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重课程教冇轻实践技能

7、教冇。高校实习没能造就大学生的真才实学,在大学教育体系中,虽然一直都有设立毕业实习这一环节,但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往往重课程教育而轻实习效率,高校通常把完成木科课程的吋间压缩到三年或三年半,然后流出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让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高校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在执行中却流于形式,实践单位联系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实践,所以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必须自力更生去寻找实习机会,有的靠家庭关系,有的靠朋友介绍。而且学校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监管不严,只是看重学生的实践书面报告就了事。这样一來,不但学校的课程教育少了,学生在社

8、会上的实习也常常流于形式,许多用人单位经常会碰到一些熟人或朋友,拿着学生的实习证明来单位盖个章,到毕业实习结束时这些学生就拿着此类证明到学校应付了事,如此作为根本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也完全学不到就业所需的技能,更别说锻炼实践能力了。(四)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1•择业观、就业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