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ID:42876946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1页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2页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3页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本文以X县为例,深入调查,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耍原因点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引导;反叛心理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几年来,X县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1)犯罪主体: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无业人员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主体,在校学生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2)犯罪类型:暴力犯罪、侵犯财产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根据我院近年来统计数据,

2、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罪居于首位,占到43.1%;故意伤害罪占16.7%;抢劫罪7%;此外还有寻衅滋事、强奸等。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因素(1)从未成年人自身因素看:一是文化程度较低;二是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抵制诱惑的能力弱,其犯罪绝大部分为满足物质欲望性犯罪,他们大多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妄想不劳而获,从而驱使他们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法制观念浅薄,大多没有受过普法教育,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易感性强,又具有强烈的模仿性,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四是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从而使

3、得青少年犯罪多具突发性、暴力性。(2)从家庭因素来看:是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家庭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单亲离异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未成年人因为长期缺乏被“爱”的情感体验也没有学会向他人表达“爱”意,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二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对子女娇宠溺爱,有的对孩子简单粗暴,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干预过度;三是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

4、响,有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等不良行为,给子女以不良暗示,有的父母基于感情不和、下岗失业、家庭贫困等原因,对社会、对生活充满怨气,长期情绪不良,也对未成年人本來就不成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从学校教育的因素來看:一是现行的教育体制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健全人格的塑造,极易产生价值观上的偏差;二是教育的投入不够,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孩子初屮毕业时只有十四岁左右,而能继续上学(包括普通高屮、职业高中、工校)的未成年人只是一部分,有一些未成年人不得不走向社会,他们辍学步入社会后,由于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缺

5、乏有效的监管。而处于这种年龄段的青少年,一旦过早地走向社会,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引诱而走上犯罪道路,成为违法犯罪的生力军。(2)从社会环境來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吋期,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影视剧充满色情、暴力内容,对未成年人产半间接的教唆和潜移默化的犯罪诱导。心理学家指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而学会的。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对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反社会心理而最终导致违法犯罪。三、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1)强化家庭

6、的教育监管力度。一个人的性格、道徳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气氛,能够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性格气质、人生观和道德观,能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制度。中小学校应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落实对学生的13常管理措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JS县作为一个贫困县,没有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未成年人心理矫正机构,学校教师大都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比家长更懂得儿童心理与教育,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制度,

7、即家长定期向学校通报子女在家里的表现,学校也应做出和应规定,使Z制度化,学校通过家长会可以针对孩了的教育问题对家长起到辅导作用,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1)在司法工作中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都是特殊预防,是针对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进行的个别教育,公、检、法、司要各司其职,乂要紧密配合,坚持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完善未成年人办案工作机制。公、检、法、司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办案中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和感化;司法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8、,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广大的社会资源,如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