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现象分析

跳槽现象分析

ID:42878992

大小:32.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跳槽现象分析_第1页
跳槽现象分析_第2页
跳槽现象分析_第3页
跳槽现象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跳槽现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初入社会频繁跳槽现象分析跳椚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升级和再造过程,有人在跳榊中获得了人生新的飞跃,也有人在跳槽屮留下了不尽的遗憾。跳槽者不仅要考虑跳槽后的个人发展空间,更要顾及到跳槽对现有工作经验意味着什么。瞻前顾后,再做决定,频繁跳槽并不可取,这一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重要。大学生初入社会频繁跳槽的现象小燕一大早就赶着去一家亲子教育屮心上班,这已经是她去年从省内某师专心理学专业毕业后的第四份工作。其间,每次遇到大型招聘会和多次小型见面会,她几乎都去,见单位就投简历,并先后辞掉了早教屮心、健身中心前台

2、、保险销售等三份工作。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坦言:“口己并不清楚到底究竞适合什么职业,乂能干哪类工作。”其实,像小燕这种情况目前在大学生中并非个例。小艾原来在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网站做销售工作,收入也很不错,但工作半年下来,觉得不再有什么发展。在朋友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医药公司任职医药代表。起初让小艾兴奋不已,觉得自己选择跳槽很正确,但半年过去了,小艾有些郁闷。晦涩难懂的医药名词、“黑喑”的业务销售模式、混乱的公司内部管理,都让他一筹莫展!按说小艾可以选择再跳槽,但外企的福利真的很好,而对丰厚的

3、薪酬和福利,小艾真是冇点儿舍不得。现在小艾天天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拼命学着适应。晓波毕业于北京大学,就职于财富前100名的公司,在这样人才济济的公司,他的职业发展速度之快同样令人惊讶。现有工作的公司背景、薪资、人际关系都令他满意。然而工作近一年的他,仍旧想换工作。因为他就职的公司进入中国十几年了,已经过了快速扩展的阶段。口J现在即使很优秀的员工,卩L

4、五年也未必能升一个级别。晓波认为如果呆在这家公司,他的发展空间是要受到限制的。他期望去一家进驻中国不久的财富500强公司,即使薪资略低于现在,只耍公

5、司的前景不错,他也愿意。因为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让他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他依然决定跳槽,寻找更好的发展平台。应届大学毕业生是金业新员工屮的一个特殊群休,他们的到来给金业带来了新的知识观念,增添了新的血液,但是这存在着学校与社会的磨合过程,由于其缺乏职业生涯经验,在职业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上隐含着许多生存危机。统计调查表明,应届犬学毕业生在一年内流失率最高,迅疾跳槽的占总人数10%-50%,在这类人群屮,五年内平均述会发生3次跳槽。应届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己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6、。二、大学生初入社会频繁跳槽的原因分析(-)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1、缺乏工作经验,教授多“教练”少,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2、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

7、,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3、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小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思想观念转型慢,犬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

8、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琨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果过高的现彖,主耍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來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4、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冋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

9、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教育质量低下,由于教学内容,儿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二)高校方面的原因高等学校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在社会上顺利就业当然应该负责,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