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谚语看马哲

成语谚语看马哲

ID:42880439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成语谚语看马哲_第1页
成语谚语看马哲_第2页
成语谚语看马哲_第3页
资源描述:

《成语谚语看马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语谚语看马哲可在论述题中用30个成语绝杀马哲高频原理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7、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9、喜鹊叫喜,乌鸦

2、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16、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

3、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的,任意地歪曲它。19、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21、凿壁偷光;事情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2、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23、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2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25、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

4、理论而忽视实践。2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27、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理。28、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29、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情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30、田忌赛马:事情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30条谚语绝杀马哲高频考点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

5、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

6、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9、心

7、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12、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

8、亦属此类。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14、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