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路说课稿 (2)

未选择路说课稿 (2)

ID:42884458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未选择路说课稿 (2)_第1页
未选择路说课稿 (2)_第2页
未选择路说课稿 (2)_第3页
资源描述:

《未选择路说课稿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未选择的路说课稿一、说教材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人们共同的感受。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的形象,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进而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主题。  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并没有指出选择的具体内容,而是着眼于选择本身。因此,每

2、一个读者都能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说,这首诗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读诗的,尤其是现代诗,因为它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同时还讲究音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  但是,他们对诗歌的理解通常还处于感性阶段。既没有掌握诗歌朗读、欣赏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也不具备鉴赏情感含蓄、内容深奥的诗歌,尤其是意象丰富的哲理诗的能力。当然,更谈不上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把握诗歌的内涵了。而《未选择的路》就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因此,这就需要

3、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一)导入   用关于“路”的精彩描写,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二)走进作者,“知人论诗”  

4、  教师传授查找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筛选有关诗人生平事迹、时代环境、  创作背景、主要作品等方面的资料,这有助于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品的  主题。(三)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小结诗歌朗读的方法,并用此  方法进行朗读评价。  (四)整体把握,理解诗意(1)全诗共四个诗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小结: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⑵ 《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

5、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适当讲解象征与比喻的不同)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纸船》等。知识链接: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 这首诗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让学生发言。例如:人生的道路千万条

6、,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五)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1、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3、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4、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六)拓展延伸,总结反思  1、抄读汪国真的《生活》一诗。请回答,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并简述

7、你的理由。你接受了幸福/也就接受了痛苦/你选择了清醒/也就选择了糊涂/你征服了别人/也就被别人征服/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拥抱了晨钟/怎么可能拒绝暮鼓提示:汪国真的《生活》一诗告诉我们:生活让我们学会了不计较得失,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一种在得失之间作出选择的能力。2、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未选择的路》,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采用了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岔路口都要慎重选择,切不可随意盲目!   五、说教法      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说,

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说,课堂上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来确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法、指导朗读法、品读诗句法和引导总结法”。  1、开门见山导入法  就是指在导入课题时,我先是要求学生介绍所搜集到的关于“路”的名言警句,然后我适时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警句,这样直截了当地进入了课题。  2、指导朗读法  即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朗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并组织学生学以致用、现场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