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3)

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3)

ID:42885266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3)_第1页
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3)_第2页
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3)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2、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3、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同学们能抖出多少句有关“月”的诗歌呢?同学们纷纷吟诵有关“月”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美丽的词——《水调歌头》,(幻灯片2)(板书课题、作者)看看他将寄月亮向我们诉说怎样的情感呢?二、了解作者,熟悉背

2、景提问:对于作者苏轼,同学们了解多少呢?学生预习汇报,教师补充(幻灯片3)v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v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v苏轼的学识广博,他开豪放词风,在散文、诗歌、词、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很精工。民间有“苏文熟, 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一说。有《东坡乐府笺》流传于世。三、反复诵读、体会情感1、看着这首词,你是否想读一读呢?初读课文之前,给自己提什么要求呢?教师引导、评价教师提出要求(幻灯片4)初读课文: 要求:字正腔圆的读教师引导自由朗读,个读,学生的教读(幻灯片5)巡视、做出中肯的评价一边听学生读

3、,一边进行字词检测(幻灯片6)宫阙(què )  琼楼玉宇(qióng)  朱阁(gé)绮户(qǐ )婵娟(chánjuān  )不胜寒(shēng )     2、教师范读(幻灯片7背景音乐)如果你认为老师读得好,那么请你像老师读的那样学一学,读一读3、再读课文: 要求:有板有眼的读4、齐读课文: 要求:有情有味的读四、赏读课文,品析语言(一)初步感知:读出情感了,我们还要懂得词的情感透过刚才的读,你读到了些什么呢?或者你有怎样的问题要提出来供我们一起探讨?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幻灯片8)说东坡的这

4、首词可以说是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不得不再对这首词做一番深入赏读(二)深入品读: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引出小序小序有什么作用?你从小序还发现了什么?补充: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写此词时,作者41岁,被贬到密州,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弟弟分别已有六七年不见了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幻灯片9)词分为上片、下片女生一起来朗读上片,看看上片写了什么内容?合作探讨:(1)苏轼现在被贬为了地方官,又和弟弟六七年未见,想想他的心情会怎样?(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

5、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5)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是什么意思,作者想要归到哪里去?你们怎么理解“寒”字?(可从朝廷勾心斗角考虑)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板书   上片:望月写景,在

6、“天上”“人间”徘徊矛盾男生齐读下片,看看下片又写了什么内容?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作者此时怎样?(无眠)为何无眠?(怀弟)你从词作哪个句子的背后感受到作者在怀念亲人,盼团圆,却没有团圆,说说看,你是怎么发现的?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苏轼是否一直陷入这样幽愤和伤感中呢?从哪些语句可读出来?(可从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考虑)合作探讨;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由怨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感悟人生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最后又说  但愿人长久 , 

7、千里共婵娟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前三空填原文)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 豁达 胸襟(幻灯片11)板书 下片: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和思念的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五、归纳小结v小序中秋大醉怀子由(情景、缘由)v上阙:望月(写景)借景抒情v下阙:怀人(抒情)情景交融v主题:表现了词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六、体悟拓展:如同苏轼一样,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学了这首词,你有哪些启发?七、课堂结束语: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

8、要能再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