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摘抄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摘抄

ID:4288565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摘抄_第1页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摘抄_第2页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摘抄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摘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新课改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认为,语文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括作业的设计。语文作业能检测教学效果,对学生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我们不赞成题海战术,也不赞成盲目减负,而提倡有选择有计划的新型作业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以下几条原则。   一、适应改革是出发点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注重开放和探究。如初

2、二学了新闻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在市级比赛中夺冠,为学校争得荣誉的校体训队,要求拟订具体可行的采访计划。这类作业做到了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作业设计还应注重时效性。如近几年中央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深深震撼了我们,尤其是主持人在颁奖晚会上宣读的颁奖词,情词恳切,文采斐然,魅力无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时我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结合课文让学生学写颁奖词。如学了《伟大的悲剧》一文后,我布置的作业是给主人公斯科特写颁奖词。有的同学这样写:“他是人类的榜样,探索的英雄,他不畏困难,顶着风雪,勇往直前;他团结队员,光明磊

3、落,诚实守信,他虽然不是第一位到达南极的人,但他虽败犹荣,虽死犹生。”字里行间饱含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情。相信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新鲜,又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其他像写对联、写短信、设计台词和广告词等也是我们常训练的题型。   二、激发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同样,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也应遵循这一要求,只有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强烈的兴趣,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首先,要摒弃以前单调、盲目、机械的作业。比如对生字新词的处理,以往教师往往要求抄写数遍或要求死记硬背然后默写,学生苦不堪言,而收效

4、甚微。在新课改背景下,词语积累仍应作为常规训练,不同的是,除了让学生读对、读准以外,更注重让学生会用。我们常做的训练是挑选3~5个词,让学生创造性地写一段话,不规定形式。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写人,记事,编故事,从最初的连词成段到后来的连段成文,获得了成就感。   其次,激发兴趣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情况不同,甚至差异较大,面对同一作业,往往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际,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评价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量身定做。如同样是课外阅读笔记,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分A、B、C三个层次,要求A层次的学生阅读后能写出阅读

5、心得,B层次的学生要能对文中某一段或某一句进行赏析,C层次的学生要摘录好句好段。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定,选择层次也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批改时,教师则根据完成的质量评定等级。学生哪怕只有一点进步,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发展思维是目的   学会思考对一个人成才很重要。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尽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学习了《最后一课》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进行仿写训练——课文是战争版的“最后一课”,那么仿写可以写成非典版的“最后一课”,校园版的“最后一课”等。结果学生的作文是五花八门,除了上述版本外,还有人写了

6、地球的“最后一课”,语气、语境都比较自如。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巩固了阅读内容,又有创作的新意,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前我们常做的一道题目是: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被当作“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来掩饰尴尬的场面?我把题目设计成:如果雕像者说赫耳墨斯的像比宙斯、赫拉的都要贵,他会怎么说?表情会如何?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形式多变是保障   有些作业可以在课前布置,也可以在课后布置。除了教师布置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出题。看电视新闻,练普通话是作业;看一些影视作品,进行赏析也是作业;假期中

7、设计小报,编辑自己的作品集也是作业……多变的形式能保证学生始终有兴奋点。   有些课文的讲解也可以结合课前布置的作业进行。记得在教《杨修之死》时,因学生对内容较熟悉,教师再分析讲解肯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布置了课前作业——排演课本剧。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热情研究剧本,揣摩角色,切磋表演技巧,交流心得体会。他们课外积极排练,互相合作,在作业展示中,课堂成了戏剧舞台。学生还选出代表做评委,拟定了评分标准。表演开始后,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