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ID:42887977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1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2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3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4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姓名孙丰学学校7中学科历史教龄授课时间课题第12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的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两汉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理解我国统一国家政权建立的历史意义。学情分析:优势: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对历史知识中的古代文化史尤其感兴趣,通过对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历史的理性认识明显增强。 不足:由于受到活

2、动范围、家庭条件,生活习惯等制约,阅读书籍少,接受社会信息的突击也少,造成知识面不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比较“蔡侯纸”和以前的书写材料,了解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2.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成就。3.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4.知道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人。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结合造纸术发明相关的图片、图表等历史资料,探寻造纸术发明、改进的轨迹,在比较中畅谈造纸术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讲述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了解张仲景、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及事迹,提高表达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历史信息

3、的方法。 3.整理两汉时期造纸术、医学和史学等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制成简单的表格,学会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与科技的魅力,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及其成就;司马迁和《史记》。 难点:科技与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与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今天看

4、来大量生产纸张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呢?印度用桦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观看图片,领悟进入新课。欣赏图片,激发学习的兴趣。写字,欧洲用羊皮来写字。据说当时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那么,中国以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始于何时?造纸术何时发明的?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过渡: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一、科技篇——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读汉武帝与东方朔的故事,问学生有什么想法?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祖先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介绍:纸的出现。展示:

5、甘肃天水麻制纸的发现。指出: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的一张纸上有墨绘的山、川、路等。而且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欧洲用纸代替羊皮纸做书写材料,已是公元12世纪以后的事了。1.蔡伦改进造纸术 在蔡伦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虽己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但纸的质量还比较差,产量也不高。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展示蔡伦的图象),它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蔡伦用于造纸的原料。 师问:当时蔡伦都用哪些原料来造纸?  师讲:这些原料很容易搞到又很便宜,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

6、了成本,造出的纸的质量比以前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纸的质量还提高了纸的产量,纸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了。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这是根据汉代造纸过程绘制的示意图。这幅图的内容反映了汉代造纸的复杂过程。上一排分别为洗涤原料、切割和浸渍沤制、焚烧草木灰,即把麻头、树皮、破布等原料用草木灰水浸渍沤制,使其膨胀和柔软,再用工具切碎,然后用水洗涤;中间一排分别为蒸煮、舂捣,即用草木灰中的碱性溶液去掉原料中的油渍、色素等杂质,然后用水漂洗、舂捣,将捣碎的细纤维加水搅拌成纸浆;最后一排为捞取纸浆、晾晒、码放,即用一种多孔的平面筛子将纸浆捞出,经脱水干燥

7、后,就成了纸张。纸成型后表面粗糙、发皱,不利于书写,需用力研光,使纸张表面平滑。2.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在使用纸以前,世界各地的人们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不是价钱贵就是很不方便。欧洲人使用羊皮纸,又贵又重又厚,一部《圣经》要用三百多张羊皮纸才能抄完。最后指出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解决了上述种种困难,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纸的传播,纸最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非洲。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不易刻写;笨重、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