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

ID:42888479

大小:1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2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_第1页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_第2页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_第3页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_第4页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7章 勾股定理的复习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章勾股定理的复习(1)》教学设计福清龙江中学林华泉2016年3月16日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变式的简单应用,理解定理的一般探究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和求解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同学们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良好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

2、重点;而把实际问题化归成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直角三角形)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请一位同学说说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RtΔABC中,∠C=90°时AC2+BC2=AB2,有哪些不同的表示形式?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理的应用。3、学生进行练习:在Rt△ABC中,AB=c,BC=a,AC=b,∠B=90゜.①已知a=3,b=4,求c;②已知a=12,c=5,求b(请大家画出图来,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套a2+b2=c2,要根据本质来看问题)4、勾股定

3、理只能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例1】在△ABC中,AC=3,BC=4,则AB的长为(     ).   A.5    B.10C.4    D.大于1且小于7  只能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判断出AB的范围.正确答案:D. 5、运用勾股定理时要分清斜边和直角边  【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 正解:(1)当两直角边为3和4时,第三边长为 (2)当斜边为4,一直角边为3时,第三边长为.6、给定三角形要分形状运用勾股定理  【例3】在△ABC中,AB=15,AC=20,AD

4、是BC边上的高,AD=12,试求出BC边的长.  【分析与解】此题没有给出图示,又由于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外部,所以其高的位置应分两种情况来求.如下图所示,△ABC有两种情况.综上可得BC边的长为25或7.配套练习: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腰长为4,求这个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解:⑴等腰三角形ABC顶角为30°时;⑵等腰三角形ABC底角为30°时;(高在形内)(高在形外);接着通过问题“试一试”进一步直观体会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应用勾股定理解决

5、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7、折叠问题与方程思想:【例4】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C点与E重合,求CD的长.解:如图,在RT△ABC中∠C=,由勾股定理得(cm)由折叠可知CD=DE,AE=AC=6cm且∠DEB=,故可设CD=DE=xcm,则BE=10-6=4(cm)DB=(8-x)cm在RT△ABC中∠C=,由勾股定理得,即解得:x=3.所以CD=3cm配套练习: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

6、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这个环节主要是从由简单的实际问题(平面上)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通过探求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中隐藏的几何模型(直角三角形),体会勾股定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和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二、直角三角形的识别(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复习)出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1、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1.5,b=2,c=3B、a=7,b=24,c=25C、a=6

7、,b=8,c=10D、a=3,b=4,c=52、若△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C2=b2-a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OC.如果(c+a)(c-a)=b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三、知识的应用迁移训练,学以致用【例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且∠A=90°(1)求BD的长

8、;(2)试求△BCD的面积;【例6】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探究题:如图1(1),有一个圆柱,它高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则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取值为3).【思考与分析】这是一道蚂蚁怎么走最近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这样思考:(1)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