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

ID:42895310

大小:2.45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9-25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_第1页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_第2页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_第3页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_第4页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歌谣清朝统治很有方,管西藏,平定和卓的叛乱,管新疆,回祖国,民族统一谱新章。清朝疆域真宽广,东边临着,东北林海风景好,库页岛,东南  诸岛屿,南海诸岛跨水域,西跨众山谷,西北     ,北接寒冷    ,亚洲中国属最大。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太平洋外兴安岭台湾葱岭巴勒喀什池西伯利亚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本课知识目标: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品经济的活跃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三、“闭关锁国”的政策“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原因表现影响合作探究: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

2、些外来高产农作物?2、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部门?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典型表现?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具体表现?影响?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主要: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另外:番茄、辣椒、洋白菜、四季豆烟草(16世纪)明朝松江府的印花布明代明朝人的服饰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罐明宣德——青花瓷器2、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部门?(1)棉织业:松江(2)丝织业

3、:苏州、南京(3)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明皇都积胜图(北京的繁荣景象)明南都繁会图(南京的繁荣景象)(3)商品种类增多:投入市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多达200多种(1)商贸城市:北京、南京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  推动商业的发展。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

4、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乔家大院徽商以德治商,讲求信誉,善于开拓名牌产品重视教育,笃信“富而教不可缓”。宏村南湖书院对号入座A北京 B、广州 C、苏州 D、泉州 E、南京 F、成都 G、杭州 H、哥窑 I、定窑 J、越窑 K、景德镇(1)明清时制瓷业中心是(K)(2)明代丝织中心是(C)(3)丝织业后来居上的是(E)(4)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A、E)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典型表现?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江南一

5、些地区(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出资开设雇 佣出力劳动被雇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两口。他们有一张织机,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加价购买,施复夫妇赚了许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没有

6、活干,就得挨饿。(1)材料中的“机户”“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2)材料中所说的是什么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明朝中后期。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①、原因②、具体表现③、影响A、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C、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D、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

7、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①、原因:②、具体表现: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B、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C、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③、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

8、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得日有用资……”——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上述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2)据上述材料指出乾隆对与外国通商的认识,并作简要评价。清朝乾隆认为中国富有,不必与英国等西洋各国通商。乾隆的这种做法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中国不能向西方学习,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动脑筋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