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ID:42896165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_第1页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_第2页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_第3页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13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用法:400-600mg/kg/d,2-3天后重复使用一次,共注射2次,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89.7%。治疗组在一般情况好转,体温正常,紫绀改善,肺部罗音消失,住院天数及降低死亡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2、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生后,由细菌、病毒、霉菌不同病原体引起[1]。以往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加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供氧、保温、吸痰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呼吸系统的病原菌大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因此,单独使用抗生素疗效欠佳。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作为一种双重免疫调节剂在儿科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据文献报

3、道,IVIG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新生儿耐受性好,安全性好。我科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其中早产儿12例,合并心力衰竭8例;合并败血症11例。发病日龄最短2天,最长26天,对照组为2003年1月—2005年1月,收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78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早产儿10例,合并心力衰竭6例;合并败血症9例,发病日龄最短3天,最长28天。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

4、显著差异。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气促、鼻翼扇动、发绀、吐味、三凹征、呼吸困难等,双肺呼吸音粗糙,减低或可闻及痰鸣音及湿罗音。1.3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抗生素加综合治疗,包括:保温、供氧、吸痰以及静脉支持疗法,合并心力衰竭者就用强心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用法:400-600mg/kg/d,2—3天后重复使用1次,共注射2次。2.治疗结果治疗效果及主要征状、体征比较见表1、表2:表1:2组疗效结果观察对比

5、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死亡总有效率治疗组60543395.0%对照组78628889.7%表2:2组主要症状体征观察组别例数一般情况正常天数口周发绀天数罗音消失天数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603.83±1.174.21±1.396.07±1.647.12±1.43对照组785.76±1.486.27±2.068.29±2.089.12±1.85P值<0.01<0.01<0.01<0.013.讨论3.1新生儿生理特点: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虽始于胚胎早期,但因胎儿一般处于无病原的环境中,缺乏各种微生物抗原的刺激。新生儿突然结束了胎

6、内的寄生生活,缺乏经验,尚未成熟的免疫系统仍处于一定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与胎儿与孕母维持生存,不被排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等多种原因有关。因此,新生儿对很多微生物高度易感,尤其是细菌,胎龄、日龄越小,免疫功能局限感染能力越差,感染越易扩散。而来自母体的IgG在妊娠34周才能增多,故胎龄越小,其血中IgG水平越低。过期产儿因胎盘功能异常,其IgG水平也低于母体[2]。足月儿因感染,IgG也会大量消耗。新生儿自身产生抗体的能力又较弱、较慢,以上因素造成新生儿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易扩散性。3.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

7、病率和病死率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均占第一位,这与新生儿全身及肺脏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关系。新生儿呼吸道分泌型IgA含量少,且不能下达肺泡。而IgM不能通过胎盘,所以防止肺部感染要依靠IgG。巨噬细胞在肺部感染的早期炎症反应及消灭细胞内病原体均起着重要作用。而新生儿巨噬细胞的产生和储备均极少,且杀菌活性差。3.3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含有丰富的IgG型抗体,具有迅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的作用,其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是纠正新生儿抗体缺乏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证明IVIG可提高血中IgG水平,干扰微生物对

8、靶细胞的攻击及抗体封闭受体等作用。还能抑制细菌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可调节免疫功能,激活补体系统,加强吞噬和FC介导的粘附作用。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乏状态有调节作用。通过调理及抗原特异性抗体,增强患者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3]。IVIG中所含的IgG除可中和病原体或通过激活补体而溶解病原体外,更重要的是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功能[4]。所以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