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直线的相交(2))

6.9直线的相交(2))

ID:42899654

大小:5.6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2

6.9直线的相交(2))_第1页
6.9直线的相交(2))_第2页
6.9直线的相交(2))_第3页
6.9直线的相交(2))_第4页
6.9直线的相交(2))_第5页
资源描述:

《6.9直线的相交(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9直线的相交(2)教学设计余姚市世南中学郑桦枫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题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6.9直线的相交(2)》,主要内容有垂直、垂线、垂足、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还涉及到几何中的重要结论“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垂线段最短”等。2、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既是小学所学垂直知识的回顾,也是相交线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四边形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垂直”是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学过的知识,虽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用几何语言表述,是一种全

2、新的认识,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掌握学习几何的方法。三、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本课采用“探究—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法突出活动的安排和问题的引导,学生的学法突出动手操作、探究发现。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动手操作为纽带,通过学生作图,折纸等活动,体会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及垂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几何画板》为工具,精心设计一个个带有操作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思考问题,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感受垂直(如图1,图2)

3、师:如果将老师手上的两条铁丝,看成两条相交直线,现在老师把其中一条保持不动,另一条绕着交点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你能发现这两条直线有特殊的位置存在吗?图1图2【设计说明】这里采用两条相交直线通过旋转产生“垂直”的方式引入课题:先回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接着,回顾相交线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用研究夹角的方式来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然后,再让学生了解到垂直是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形,知识的衔接自然,体现了数学上的逻辑联系。2、观察思考,理解概念2.1识“垂线”(如图3)师:这种特殊位置,如果从两直线夹角的角度看,夹角有何特殊性?师:那么我

4、们就把这种特殊位置的情形叫做两直线互相垂直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满足什么条件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7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定义垂直概念,教师板书定义,然后,进行垂直符号、垂线、垂足等相关概念的教学。图3图4【设计说明】由于小学已初步了解过垂直,但学生没有接触过符号的表示,着重引导学生从垂直的图形语言抽象出符号语言,并学会对定义性质和判定两方面的理解,提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2说“垂线”师:你能举出身边,如教室里垂直的例子吗?【设计说明】通过寻找身边垂直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

5、知识的应用价值。2.3找“垂线”(如图4)师:既然身边有这么多垂线的例子,可见垂线与我们息息相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图形中的垂线吧?【设计说明】学生先寻找角中的垂线和直角三角形中的垂线,然后,拖动《几何画板》进行图形变式,发现刚才的几组垂线仍然不变,这样,通过角、直角三角形中垂线的识别,让学生学会在基本图形中识别垂线的能力,并感受图形位置变化带来的结论不变性。2、动手操作、探究性质(如图5,图6)3.1用作图工具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师:刚才我们找出了垂线,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那么你会画“垂线”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吧,请完成任务

6、单中的任务一。师生活动:学生在任务纸中任意作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作出已知直线AB的垂线;过一点P作已知直线AB的垂线。教师边巡视、边个别辅导,同时,在实物投影处展示3位学生的作品,并可以让其中1—2人,上台介绍作垂线的方法(图7)。图77【设计说明】学生经过充分的动手操作,基本了解到垂线的作法,并让学生自己用语言概括归纳垂线的作法;同时,点P可能在直线上,也可能在直线外,体会分类思想的运用。3.2方格纸中作垂线师:刚才我们用三角尺等作图工具作出了垂线,现在,我们只能用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中,尽量多的作出不同的垂线吗?师生活动:学生作图时,采用了

7、多种方法:有的直接利用方格纸中的横线和竖线,有的利用了正方形的对角线,有的利用了类似于画正方形的方法作出了垂线,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阐述自己的作图方法,提高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说明】方格纸是常用的一种工具,让学利用方格纸自身的特点进行作图,可以强化学生对垂直定义的理解。3.3折纸活动师:同学们,这次我们不用工具了,仅用手中的A4纸,你能做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并说明它们垂直的理由。师生活动:学生也用多种方法折出了垂线,同样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设计说明】经过三次操作,从用三角尺作垂线,

8、到仅用直尺作垂线,最后到不用工具折垂线,逐步深入探究,让垂线的性质也自然水到渠成。图5图62、例题精讲(如图8)师:同学们,我们发现两条直线垂直会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