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学设计 (4)

《口技》教学设计 (4)

ID:42900332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口技》教学设计 (4)_第1页
《口技》教学设计 (4)_第2页
《口技》教学设计 (4)_第3页
《口技》教学设计 (4)_第4页
《口技》教学设计 (4)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技》教学设计 (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    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     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

2、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   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

3、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这,又是一种享受了。(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

4、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2.朗读课文    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叱chì间jiàn许许hǔ曳yè几jī    ②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③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第一自然段    (1)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      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放置会:集会,恰逢但:只      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2)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

5、。    (3)分析      这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的情况及开演时的气氛。      特别注意“善”字,它是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它。    (4)朗读、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再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读成诵,比比谁背得快。    (5)抽查背诵情况,鼓励完成情况好的同学      比如:教师提示“表演者的情况”,学生齐背“京中有善口技者”;提示“演出时间”,背“会宾客大宴”;提示“舞台布置”,背“于厅事

6、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提示“道具”,背“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提示“听众情况”背“众宾团坐”;提示“开演时的氛围”,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以下当堂背诵同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2.第五段    (1)朗读第五段,注意几个词语。      绝:消失、没有之:指屏风里面    (2)学生直译文段,教师订正补充。    (3)分析      第五段和第一段相互呼应,既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也反衬了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

7、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突出“善”。    (4)朗读、背诵(同上)    (5)抽查背诵情况。   3.第二、三、四段    (1)朗读。    (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    (3)准备这三段内容的复述。  (五)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一部分同学还当堂背诵了第一、五段,完成得很好,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我们不仅要会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请认真做准备,下节课要求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  (六)布置作业 

8、   朗读、背诵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