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

ID:42900706

大小:4.76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_第1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_第2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_第3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_第4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说明任是昆虫也动情——七年级下册《昆虫记》名著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执教者:广州市第五中学霍艳萍【课前】一、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规定?在阅读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

2、,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中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

3、,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早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书,让学生‘潜心会本文’”。“所谓阅读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习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训练。而“读”又是最为基本的实践和最为有效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受益。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能

4、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为此,我们参照课标、教材以及《评价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初步制定初中阶段名著导读课程设计序列:5年级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常读杂志七年级上《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爱的教育》《格林童话》《哈利波特》《城南旧事》《安徒生童话》《读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七年级下《童年》《昆虫记》《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毕淑敏散文集》《我与地坛》八年级上《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麦田的守望者》《聊斋志异》《把栏杆拍遍》八年级下《海底两万里》《名人传》《呐喊》《西游记》九年级上《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三国演义》

5、《儒林外史》《红楼梦》九年级下《格列佛游记》《简爱》《三重门》《谁动了我的奶酪》(注:必读书目要求全体学生共同阅读;选读书目由师生讨论选定,供有余力的学生选读。)  二、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本公开课中,我们设计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阅读的内容,畅谈自己的看法。第二,读,还要会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节课下来,学生应该有大于一节课的收获,为他们以后再阅读,乃至终身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力求在在本课中为学生归纳出理解名著

6、的方向,为学生解决“读名著到底该读出些什么来”的问题。我们明确,读名著,应该从“语言”、“内容”、“感情”、“精神”、“社会折射”、“读者再创作”等层面进行赏析,希望引导学生明白读名著的各种层次,各种角度。第三,学以致用、授人以渔始终是我们的教学宗旨,教授了方法之后,一定要带领学生去验证、练习,让这种方法内化为习惯、能力。所以,我们用之前读过的,之后再读的文学作品,去一次一次地重复验证、内化这种读书的思维,让学生从在老师要求下被动的阅读,到看出了门道,掌握了阅读名著的规律,进而变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最后养成阅读兴趣。5三、准备工作: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阅读《昆虫记》,作批注

7、,做读书卡。2、“虫虫”知识竞赛,检查学生阅读情况。3、小组讨论、交流批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读书卡形式积累喜欢段落、表达阅读感受。(2)初步掌握欣赏名著的方法,感受名著魅力。时间:40分钟教学流程图准备阶段:举行知识竞赛小组交流读书笔记自主阅读《昆虫记》上课过程:用上一部名著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名著。教师总结名著阅读方法学生自由发表阅读感受课后延伸:5布置阅读下一部名著制作手抄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请同学自主介绍《昆虫记》的有趣情节。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