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宋乡中九语3

东宋乡中九语3

ID:42902781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东宋乡中九语3_第1页
东宋乡中九语3_第2页
东宋乡中九语3_第3页
东宋乡中九语3_第4页
东宋乡中九语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宋乡中九语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教案时间2010年九月一日参加人员金玉香、程向朝地点办公室主备人程向朝课题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字、词、文学知识。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重、难点及考点分析重点: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难点:了解修辞的作用。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环节安

2、排备注【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网络、图书馆、家庭藏书……)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言,两篇短文作者的有关情况。都是针对学生搜集的情况进行指导或补充。2、学生将整理后的资料在小组间展示、交流,并进一步补充。语音1、狡黠“xiá”不能读成“jié”2、咀嚼“jǔjué”不能读成“zuǐjiǎo”3、诘难 “nàn”不能读成“nán”4、滞碍 “zhì”不能读成“chì”5、死抠 “kōu”不能读成“qū”6、豁然 “huó”不能读成“huo”7、相似 “sì”不能读成“shì”8、曲解 “qū”不能读成“qǔ”9、大而无当 “dàng”不能读成“d

3、āng”10、迂腐 “yū”不能读成“yú”◎字形1、怡情:“怡”不能写成“移”。2、傅彩:“彩”不能写成“采”。3、策划:“划”不能写成“化”或“画”。4、蒸馏:“馏”不能写成“溜”。5、辩论:“辩”不能写成“辨”。6、辨异:“辨”不能写成“辩”。7、胸肺:“肺”不能写成“月市”。8、滥加粗暴:“滥”不能写成“烂”。9、要诀:“诀”不能写成“决”。10、独到:“到”不能写成“道”。◎词语1、藻饰:修饰文辞。2、狡黠:狡诈。3、诘难:诘间,为难。4、滞碍:不通畅。5、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6、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7、寻章摘句:搜

4、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8、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9、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10、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11、学究:迂腐的读书人。12、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常识驳论文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

5、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列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战,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道是谁说的吗?(培根)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向他请教

6、知识从何而来,怎样才能从读书中获得知识?怎样能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二、走近培根: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种特有的文学体裁。三、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教师点拨: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

7、的正确目的。 ⑴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⑵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3、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四、精读课文,与培根谈读书。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点拨: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点拨: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点拨: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

8、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点拨: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