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

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

ID:4290395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1页
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2页
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3页
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_第4页
资源描述:

《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课题写作训练之多角度描写景物第___1_课时课型新授备课人李晓颖时间2017.5.3课标要求写作训练之描写景物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多角度描写景物,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享受生命的快乐;学习并掌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能够从多种感官出发,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教材分析新课标的阶段教学目标中要求"记叙文中应该有恰当的描写",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适时的融入景物描写,但是学生们只会对景物作简单的状态介绍,这只能算得上景物叙述,他们不会多角度地观察景物,不会调动多种感

2、官进行描写,也不会采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表现手法,更不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文章的语言美丽多姿。学情分析这一节课是我们初三综合复习过程中,强化写作训练的一节起始课。因而,不能追求面广量大,否则会导致浮泛而不扎实。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只选择了景物描写这一小部分,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物描写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作文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景物描写方面,学生对此颇为头疼,因此本课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

3、价值观:1.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热爱大自然,收获生命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看图创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学习目标导入:(一)展示三副通过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相同景物的图画,让学生加以判断。(二)导出本课教学目标:1.学会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的描写景物。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收获生命的快乐。让学生通过实物感受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景物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顺利导出本课学习目标。2(三)多角度描

4、写方法1、定点观察我看我说图片(一)问题:你从图片出看到了哪些景物?问题示例: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笔直的公路,黄黄的草,矮矮的山丘,窄窄的路.......教师分析:以上只是景物的陈述,而非描写,更不能达到描写的效果和作用。要描写成一段完整的内容,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然后还要按照一定的条理,顺序来组织画面中的景物,使其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表达一定的作用。教师示例: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向未知的远方,路的两旁是泛黄的等待收割的麦田;从路旁向远方眺望,一座座曲线柔和的像披着绿色毛毯一般的小山丘,温暖、亲切;抬头

5、仰望,朵朵白云飘浮在湛蓝在天空之上……这里的一切安静而生机勃勃,我的心也随之平静而荡漾。结论一:定点观察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写,一会仰视、一会俯视,一会平视,这样文章才有动感。例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生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先是仰视,再是俯视,接着在平视,写景秩序井然。好处:文章层次丰富,井然有序。我说我练图二:(实拍校园雪景)问题示例: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空飘落下来,校园里白茫茫

6、的一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教师示例:我站在四楼教室外的栏杆前,抬头仰望天空,细细碎碎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如梦如幻;再向校园里望去,屋顶树枝、主席台和整个操场上下一白,晶莹一片。小结:定点观察法,就是立足一个点,对景物进行观察,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利用过渡性的语句连接,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画面。部分同学分不清楚景物的陈述和描写景物的不同。常常在写景时只是简单罗列眼前景物的状态,没有描绘完整的画面,不能突出景物的特点,更达不到衬托人物心情的效果。第一幅图片,我以学生“看和说”为

7、主,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学生上手练。目的是让学生先放松下来,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说”暴露出他们描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好及时纠正。给出教师示例,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同时通过对示例创作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种描写角度——定点观察。用课本中的文章举例,既是对课文的回顾复习,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一方法的效果。用生活中实拍的校园雪景照片为例,可以调动学生兴趣,也因为是我们熟悉的景物,比较容易上手。这个环节依然以“说练”为主,说思路,说方法,说效果。在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3如果定点观察是立足于一个固定的点,那么

8、另一种描写方法就应该是“移动观察”了,我们称作“移步换景”2、移步换景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或者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例如:《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林尽水源.......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练我议图三:(实拍校园雪景)分组交流,可以上手写,也可以看图说,小组同学互相点评。教师示例:“下雪啦”,我兴奋地奔出教室,来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