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ID:42912793

大小:8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上)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

2、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3.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徳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4.上(宋太祖)因谓(赵)普口:“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宋太祖将此思想付诸实施的主要表现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实行更戍法C.设置转运使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5.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

3、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6.“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7.《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屮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一体D.君主专制&西周时,国家政权结构的分散性是导致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秦朝实行A.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察举制9.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

4、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这里所说“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B.共和制C.宗法制D.封建制10.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高度集小导致暴政加速覆亡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11・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

5、汉朝12.学完《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小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一一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屮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3.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A.立法权B.财政权C.军事权D.监察权14.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C.中央机构职

6、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2.魏晋吋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A.战事立功B.门第出身C.才学品德D.皇亲国戚1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屮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17.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

7、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吋期B.魏晋时期C.唐宋吋期D.明清吋期18.有学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下列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D.平衡官员來源的地域分布19.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