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ID:42919956

大小:11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山岳潜行。(范仲淹《岳阳楼记》)(3),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4)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5)王维《使至塞上》屮的诗句“,o”以“蓬”“雁”自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6)《约客》一诗中从吋令和听觉角度烘托周遭清净的句是,o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根据拼咅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笨(zhuo)(xT)戏义愤填(yTng)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综合性学

2、习学校联手社区(村)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在学校与社区(村)联办的“传统文化知多少”游艺活动中,一副对联难住了大家,请你帮忙填写完整上联:端午祭屈原下联:中秋赏月0(2)清明节期间,社区(村)里不少人采用传统的上山扫墓祭奠方式,在先人墓前燃香烛、放鞭炮°可这容易引发山火,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此,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醒大家呢?(至少写出两条措施)。(3)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声音太大影响了他孙女的学习,正与大妈们争吵,假如你在现场,

3、你会怎么劝阻呢?(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四、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A.涟漪(yl)■B.孱(chan)弱■C.滑稽5)D.媲美(bi)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强聒(guO)不舍啸聚山林(xiao)■气息奄奄(yan)龙吟凤啰(SU1)■家酷(bei)挑衅(xin)••诀别(jue)讪笑(shan)••阻遏(e)追溯(shu)••凛冽(曲)抽噎(ye)••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B.近年来

4、,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帝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

5、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2.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风筝》■■鲁迅一《朝花夕拾》B.《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曲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D.《童年》■■高尔基■■自传体小说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

6、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⑤屮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名著导读题。(1)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运用荒诞手法想象了一个人兽颠倒的国度,讽刺了人性的丑阴与人类社会的弊端,这个国度叫A.小人国B.大人国C.慧驷国(2)小说《格列佛游记》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两项相关内容。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5.古诗词赏析阅读下而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

7、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晏子谏景公》,完成下列各题。景公①之时,雨雪三H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Z饥温而知人Z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注释KD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

8、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朝堂的台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思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