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

ID:42921130

大小:9.15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9-25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_第1页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_第2页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_第3页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_第4页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6-17课七年级上历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6-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小故事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个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想一想:我国在汉代以前用什么材料书写?兽骨和龟甲毛公鼎金属器皿竹简丝织品(绢帛)木简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一、科技成就①最早的纸:②改进:1.造纸术的演进③传播:④意义:西汉早期麻制纸东汉“蔡侯纸”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国(甘肃天水)——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西汉早期麻制纸东汉“蔡侯纸”传播

2、书画,印刷,包装,容器,玩具,剪纸,工艺,纸巾,……①成书时间:②内容:2.《九章算术》③意义:东汉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了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标志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①发明者:测定地震方向②时间:3.地动仪③功能:张衡东汉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比欧洲早了1700年④地位: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有什么价值?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地动仪能测出千里之外的地震方向,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有积极的作用。①华佗——“五禽戏”②张仲景——4.医学成就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伤寒杂病论》“医圣”称号没有。时间间隔太短,且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3、书籍传播速度很慢。书籍应该是竹木简;孔子和弟子们应该是席地而坐;桌椅的升高是唐宋以后的事情;图中的毛笔、笔架、砚台是否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有待考古证明……二、宗教文化①起源地:②传入中国时间:1.佛教③教义:印度西汉末年人死后会转世,若虔诚信佛来世可得幸福①起源地:②兴起时间:2.道教④教义:中国本土东汉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③创始人:张陵佛教和道教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这是为什么呢?①佛教提倡的忍受现世苦难,能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②道教的修身养性、炼制丹药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能举出例子吗?佛教、道教与中华文学《西游

4、记》《东游记》大雁塔武当山古建筑群佛教、道教与中华建筑太极拳武当剑佛教、道教与中华武术道教与中华科技火药的发明佛教与中华艺术千手观音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高71米的乐山大佛电视剧的编导人员错了。秦汉之际佛教尚未传入中原地区,不会有佛教的庙宇存在。王充和《论衡》【东汉】主要思想:反对迷信鬼神三、哲学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四、史学成就①作者:②生活年代:史家之绝唱——《史记》③内容:④意义:司马迁西汉武帝时期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五、艺术成就秦汉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秦】返回兵马俑用泥土烧制成,与

5、真人真马大小相当武士俑个个表情丰富,神态逼真,生动传神陶马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越之势象征秦国灭东方六国统一中华的丰功伟绩,警告六国残余势力不要妄想叛乱。将军俑跪射兵俑立射兵俑御官俑返回秦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战争,秦始皇的奢华陵墓还来不及完工,秦朝就被推翻了。领域时代人物成就造纸西汉东汉数学东汉地理学东汉医学东汉历史学西汉文学汉朝艺术秦朝哲学东汉宗教西汉东汉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张衡地动仪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乐府诗;汉赋秦始皇陵兵马俑王充《论衡》佛教传入中原道教兴起张陵1、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张衡B.张仲景C蔡伦

6、D.华佗练一练C蔡伦2、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不包括A麻纸B.蔡侯纸C.地动仪D.麻沸散A麻纸3、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4.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班超D《史记》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东汉(西汉)思维冲浪:国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请列出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至少四项)。①造纸术 ②九章算术 ③地

7、动仪 ④“麻沸散”⑤《伤寒杂病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