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ID:42930935

大小:2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我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现代诗歌鉴赏单元,五篇课文异彩纷呈。前四首诗歌或寄托革命者的伟大抱负,或抒发对祖国的无限挚爱,或表现绵绵不尽的浓重乡愁,或悼念亡友颂一曲爱的悲歌,表现出一种深沉和凝重;而《我看》则奏响自然的乐章,挥斥着青春的张力和生命的勃发。该诗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应抓住诵读的环节,结合诗歌描绘的意象及作者情感的流动,层层展开,进而品读体会情感和诗的美。【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2.赏析重点语段,领悟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揣摩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诗人、翻译家。穆旦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歌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2)写作背景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我看》是穆旦在西南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作者年仅20岁。(3)积累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2.边读边悟(1)这是一首与什么内容相关的诗歌?(2)你最喜欢的诗句有哪

3、一些?为什么?请在文中划出这些句子。(3)这首诗和以往所学诗歌有什么相似点?3.学贵有疑作者在诗中寄寓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介绍作者:他曾求学清华,毕业于西南联大;他投笔从戎,二十四岁参加过抗日远征军,是少数从野人山走出来的战士之一;他被喻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开拓者”;即使在抗日战场上,他诗篇依然有着强烈的抒情风格——他就是著名诗人穆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青春的他的青春的诗篇——《我看》。(二)初读课文,品味音韵之美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展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

4、的停顿;(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词语的重读;(5)读出情感。师生以第一节为例,尝试划分全诗朗读节奏。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让学生有感情地一起朗诵这节诗,注意体现朗读要求,教师进行评价。组推荐学生深情朗诵其余诗节,教师逐一点评。然后集体朗诵全诗,体会诗歌韵味。小组内成员展示:读出节奏,诵出真情。2.品味诗歌的音韵之美(1)请同学们说一说朗诵这首诗时的感受是什么?(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产生这

5、种感受的原因。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归纳总结上述问题的看法,并进行抢答展示。预设:(1)抑扬顿挫,激情澎湃,曲调优美,琅琅上口。(2)示例一:因为押韵。第一诗节韵脚是“草”和“潮”,第一诗节韵脚是“草”“潮”,第二诗节韵脚是“里”和“地”,第三诗节韵脚是“画”和“发”,第四诗节韵脚是“息”和“逸”,第五诗节韵脚是“游”和“流”。押韵使得诗歌具有音韵美。示例二:因为诗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诗歌前两节连续四个“我看”,不断重复;第三节两个“哦”字重复;第四节两个“去吧”重复。回环往复,反复吟哦,既有音韵美,也有结

6、构美。教师小结:因为押韵及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尤其是前两段)的可诵读性,音乐性非常强。连续四个“我看”,不断重复,获得了一种旋律的美感,同时也有前后照应的结构美。作者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点的,重韵律与节奏,语言清新,并且在内在与自然相通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致和谐。因而,诗歌给人一种古典诗歌的音韵之美。明白了这一点儿,让我们再齐读一遍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三)品读课文,感受意境之美1.诗歌前两个诗节,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学生讨论,用精炼的词语概括。预设:描写了春

7、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大地等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绮丽、优美、生气勃勃的美丽图画。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开篇描写这幅优美的画卷?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预设: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写景,来烘托个渲染自己的美好情感,为后文抒情奠定基调。(四)研读课文,鉴赏情感之美1.诗歌三四两节分别出现了“你”字,结合全诗,试分析这里的“你”字指代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各小组结论。预设:这两节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2.诗句含义理解(1)试分析诗句“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

8、心胸里描画!”的含义。学生探究并作答。预设:诗人指出尽管自己曾将忧伤烦恼向自然倾吐,但大自然并未因其而黯淡衰颓,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丰润”“勃发”。(2)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预设: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3.研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