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

ID:42932046

大小:10.36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25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_第1页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_第2页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_第3页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_第4页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旭南--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生在同桌之间的“战争”——以认知行为取向的辅导为基础的校园暴力干预案例内容提示:高中生在遇到困惑时,因认知曲解,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会极易产生偏激想法和烦躁情绪,最后失去理智,进而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本案例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了以认知行为取向辅导为基础,运用适当的方式,干预高中生校园暴力的若干思考。一、情景描述数学课上,Z向同桌Y请教一个问题,然而平时与Z关系不错的同桌Y却不予理睬。Z怒气冲冲地向同桌Y“喷”了句:“你有什么了不起啊?”。Y面对Z如此反应则一脸无辜与茫然。课后Y主动找Z“澄清事实”,但是无论Y怎样解释,Z都摆出冷漠的神情,两人的关系进入冷战状态。同桌Y被

2、这件事情闹得心神不宁每天都在默默流泪。在这期间,她们都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长、老师。Y实在不能忍受这种压抑的气氛,于是就没有经过Z的同意,把自己的座位移到了一位男同学旁边。(这位男同学很优秀,是其他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心目中的“偶像”。)当天晚上11点多,Y在家收到Z的一条短信,内容是:“如果你不把位置换回来,我就让我妈砸掉你们家的工厂,然后死给你看,你也别想有什么好下场!”Y是一位性格软弱,收到这样的短信,当时就被吓得嚎啕大哭。其家长闻声赶来,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二、背景与主题Z是我校高三重点班的女生,连续三年担任班长,其突出的组织能力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认可;Z同学生

3、活在一个经商家庭,是位典型的“富二代”,身为独生子女的她,从小娇生惯养,父母亲对她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这位女学生“天生丽质”,拥有引以为豪的容貌。以上种种主客原因,造就了Z比较傲气、清高、任性的性格,自我感觉良好,遇事喜欢主观判断。在本案例中,Z对同桌Y不加理睬以及最后用短信恐吓Y,导致Y的精神与心理受到巨大的伤害,Z同学的这些言行与她的性格不无关系,而她过于良好的自我感觉直接导致她在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及对事件认识角度的偏离,有些言行已有校园暴力的倾向。三、辅导过程本案例中的Z同学由于她的清高与任性导致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用武断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想法臆断对方,误会发生时也缺乏

4、与Y的沟通,最终产生人际障碍,导致这起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基于对上述事件的分析和已学理论的指导,我决定采用积极心理学中认知行为取向疗法对当事者进行干预辅导。(一)在她们的阐述中,发现在几个关键点上两人的想法有着明显的分歧。1、关于“上课为什么不回答同桌的问题”Y这样做的原因是数学老师比较严厉,同学们私下讨论会被批评,当时想下课的时候再告诉Z。而Z则认为Y不回答她的问题是因为上次Z的月考成绩比Y好,Y有嫉妒心理,“怕老师听到”纯属借口!自己平时对Y是“照顾”有加,Y这是“恩将仇报”;而且当时尴尬的场面被前桌看到了,这让自己很丢脸。2、关于“委托其他同学向Z说明”Z认为同桌Y把这件事

5、情告诉Z其他朋友是想孤立她,Y这样做真是太阴险了!而Y的真实想法却是想请她信任的朋友,想让他们劝劝她而已。3、关于“换位置”Y当时换位置没有选择余地,因为全班就只有C同学一个人坐,所以……但是Z觉得Y与C同桌是向她挑衅与示威。(二)在Z的以上述说中我发现她存在着明显的“认知曲解”倾向。我想,谈话的重点应该是试图通过与Z同学的交流来改变她的不良认知,消除她的这种不良情绪和行为。(L为笔者)L:你是班长,看问题也比较全面,同学们对你的评价特别高,那么在你的印象中Y是一位怎么样的同学?(“表扬是人人适用的营养品”,老师用赞赏的角度切入话题,首先解除Z刚来时候郁闷的心情,把老师当做可以倾

6、诉的朋友,自然比较顺利地打开话题)Z:(想了想)她,怎么说呢?我觉得她好像有点幼稚,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我该怎么办,让我给他出主意的。胆子比较小吧(看来,Z有些看不起Y,认为Y应该对自己言听计从。)L:那她一定很崇拜你,很佩服你把!(老师趁机补了这句,让Z明白她在Y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自然Y也不会因为“嫉妒”而不理会她。)Z:(笑了笑)(表示默认)(面对老师的再次肯定更加开心,自我澄清非理性臆断。)L:那平时你问她问题或者需要她的帮助时,Y会拒绝吗?(回忆平时的交往情形,使Z冷静下来做一个理性的分析,Y到底是不是真得像自己想得那么“阴险”。)Z:一般都不会的。L:(紧接着问):什

7、么时候会拒绝?(让Z明白,数学课上Y不回答问题一定是有她的苦衷,而并不是像Z猜测的那样。)Z:(想了想):一般是她自己也没有能力回答我的时候。L:噢,(老师像是无意中提到,焕然大悟的样子)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那天上课她不回答的事情,老师作为旁观者的角度看,觉得你有可能误会她了!Z:(眼睛正视老师),啊?L:你再想想看,两年多的同学交往中,她有嫉妒你吗?(老师的循循善诱,一再要求Z回忆以往Y的优点,其实是让Z浇灭心中冲动的怒火,客观分析自己的认知误解,自己先前的武断。)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