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

ID:42932918

大小:79.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3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_第1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_第2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_第3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_第4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一、项目名称及建设主体(一)项目名称超硬材料投资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某某(股份)有限公司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一)项目拟建地址该项目选址在厦门市某某工业园区。(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1、该项目计划在厦门市某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106667.2平方米(折合约160.0亩),代征地面积960.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05707.2平方米(折合约158.6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超硬材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

2、局,符合超硬材料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105707.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2515.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19343.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97039.1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3319.1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8033.7平方米,成品仓库5285.4平方米),办公用房4651.2平方米,职工宿舍2642.7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691.2平方米;绿化面积6976.7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26215.4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05707.1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3、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196.5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四)项目建设地概况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435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815.92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512.03亿元,增长7.9%o三次产业结构为0.5:41.7:57.8o按常住人口计算的

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9740元,增长5.5%,折合16253美元。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572.05千瓦时,比上年减少35.63千瓦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水9.32吨,减少0.6吨。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7.16亿元,增长&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0%。至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14.97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78家,实现工业产值5432.2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8%0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47.13亿元,比上年增长9.7%;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90.03亿元,增长5.2%,重工业与轻工业

5、之比为1.93:lo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9.0%,实现工业产值4031.2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8.2%o电子行业实现产值2232.38亿元,增长12.8%;机械行业实现产值1798.89亿元,增长10.5%o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598.61亿元,产销率为94.65%o出口交货值2125.1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出口交货值率3&0%。全年出口交货值超亿元的企业229家,出口交货值1902.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89.5%o全年出口交货值增量超亿元的企业56家,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量

6、256.23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量超十亿元的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5.91,比上年提高15.98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0.17%,提高0.4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0.58%,提高4.6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1.10%,提高0.9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3次,加快0.0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56%,提高0.2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01万元/人,净增2.06万元/人。实现利润总额340.13亿元增长20.4%o三、项目建设背景1、备受期待的《中国制造2025》出台,提岀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描画了中国

7、制造未来10年由大变强的清晰路线图,全面吹响了迈向“制造强国”的冲锋号角。2、《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路径是,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和引领、以工业强基和质量提升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侧翼。这一战略路径十分清晰地告诉人们,中国制造业着力于通过自身的努力,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系统地推进。实施这一战略路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制造业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中国制造2025》是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