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ID:42936059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1页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2页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3页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4页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魏翠华谢宇秦建彬陈沁福建省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金线莲是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金线兰、金不换等,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及大洋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区,尤以福建是重要的主产区。金线莲是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全草均对入药,素有“药王”、“金草”、“神药”等美称,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生物碱、有机酸、微量元素、黄酮等成分,具有清热退火、滋养强壮、润肺保肝及消肿解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

2、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肿瘤等的治疗和强身健体、病后体虚恢复等方面。金线莲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株形小巧优美,叶脉金黄、网状排列,是名贵的室内观叶、观花植物珍品,开发金线莲产业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因金线莲自然繁殖率低,自然数量极稀少,加之人为的大量掠夺性采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金线莲越来越少,1990年被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金线莲这一珍稀药用植物资源,金线莲的人工栽培势在必行,采用大棚人工栽培是保证金线莲栽培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1适生主态条件自然环境中,金线莲一般分布在

3、海拔300-1200m的丘陵地,喜凉爽、阴湿、弱光的生态环境,要求土壤腐殖质丰富,适宜温度20〜28°C,空气湿度70%〜95%,忌阳光直射,尤其喜欢生长在常绿阔叶树林的沟边、石壁及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1.1温度金线莲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生长温度范围10〜30°C,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C。当温度超过30°C时,生长受到抑制,连续32°C以上的高温易造成顶芽枯萎;当温度低于10°C时,生长缓慢,短期(10d以内)0〜5°C的低温对金线莲无明显伤害。1.2水分金线莲性喜湿润,自然分布于湿度较大

4、的森林环境及溪涧附近,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的环境利于其生长。金线莲在气候干燥、土壤缺水的环境下无法生存。1.3光照金线莲属喜阴植物,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0〜50001X。在自然林下露天栽培时,上层林木郁闭度为70%〜80%,下层植被覆盖度为40%左右;人工大棚栽培时,塑料大棚上方用80%的遮阳网双层遮阴即可达到要求。1.4土壤金线莲生长条件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湿润。在口然条件下,多分布于偏酸性的腐殖土中。人工栽培推荐使用泥炭土加珍珠岩(3:1配比)作为栽培基质。2大棚栽培技术2.1选址及大棚

5、要求大棚栽培金线莲有利于生长条件的控制,防止鸟虫啃食,减少病虫害发生。模拟原产地环境是金线莲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地址最好选择海拔较高的林地溪沟边阴凉处,近阔叶林或针阔叶林交混地带,海拔400〜900m之间,以背山面水的地点最佳,夏季阴凉且受台风影响小,冬季避风保暖,减少散热。同时要求水源干净且灌溉便利,而且交通方便。大规模工厂化种植金线莲,使用标准化的连栋大棚,配备水帘与加温机等设施,人为调控大棚环境因子,全年都可以种植金线莲。但在种植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简易的钢架(或其他材料)大棚即可,一般要

6、求棚高2・5〜3・0m、棚宽6m.腰高1.5-1.8m,棚长根据实际需要,一般为20〜30m,棚高、腰高有利于通风。棚内离地搭盖简易苗床2条,用于放置种植穴盘或其他栽培容器,架子宽度为1.8-2.0m,中间过道宽lm左右。大棚顶上覆盖1层塑料膜;其上再盖2层遮阳网,最好一层固定、一层活动,便于根据季节、天气调节光照;棚腰至地面四周须设置防虫网,防止害虫、鸟类等危害。2.2科学栽植2.2.1组培苗种植前的驯化培养经过生根壮苗的金线莲组培苗在定植前要经过驯化培养,才能提高种植成活率。方法比较简单,可将

7、栽有组培苗的玻璃瓶由光照培养室搬到有遮阴的大棚苗床上,放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2周后,打开瓶盖,再放1〜2d后进行定植。1.2.2种植方法用长银子将玻璃瓶内的组培苗小心地夹出,注意避免夹伤,放于操作盘内,种植前要将植株根部的培养基清理干净,剔除植株周边的小芽丛,避免栽种后引起腐烂。根部带少量培养基,可用软布轻轻粘附;基部吸附培养基较多时,则要在清水中清洗干净。将清理后的植株按大小整齐地种植于事先准备好的穴盘上,并用多菌灵或福美双1000倍液浇灌,注意第1次定根水要浇透。整个过程要求动作轻

8、柔,以减少损伤。2.2.3种植要求栽培容器可选用底部透水的穴盘或者花盆均可,以穴盘种植方式便于管理,推荐使用内部没有分隔的穴盘。金线莲的种植密度应适当,以长X宽(0.55mX0.27m)>面积0.1485m2的穴盘大约种80株较为适宜,即每平方米约为500株。栽培密度太小,虽品质有所提高,但成本高、效益低;栽培密度太大,则植株细弱徒长,且易产生病害,品质下降。金线莲的栽植深度宜浅不宜深,介质盖过根系与少许基部(基部以上0.5cm)即可。2.2.4种植时间理论上,只要条件允许,金线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