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

ID:42936244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1•课程-儿就及育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2•教学…融教师与学生以课住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3•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一通过对知识和教肖活动的内在价值的饰认,豉励学生探索具有教疗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白由口主的活动4.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口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5.生成性目标一在教厅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H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H标,他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

2、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6.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7•教学方法…-是指向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守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与步骤8.课程纽织…•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将所选出的各课程耍索妥裨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耍索在动态运行课程结构系统屮产生合力,以冇效实现课程冃标9•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

3、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10.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11.综合课程•…是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的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虑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12•相关课程---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柑互联系起來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13.课程实施…•是指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14.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冇关问题

4、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5屆家课程一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历、基本索质二开发的课程16•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辣需要而开发的课程17•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肓.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学习内容的过程18.奥苏伯尔(贝尔)的有怠义学习过程一-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通话过程19•加涅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过程20.必修课程一指同一年的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杲为保证学生

5、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21•选修课程--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卡法的课程22•班级授课纟口织.…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师亦规定的课时内进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简答题部分1、博比特的教学本质(P5)①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②教育是促进儿诡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③教疗即生产2、廨比特在1924年的《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中把人类经验分为哪十大领域?(P7)答:语言活动、健康活动、公尺活动、一般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维持各人心理健康的活动、

6、宗教活动、家庭活动、非职业的实践活动、各人的职业活动3、拉特克的教育论的三个特点(P25)答:1、以教育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是依赖于儿童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方法”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4、赫尔巴特教学的额“形式阶段”(P39)答:明了、系统、联合、方法5、杜威的“反省思维”包括哪五个要索或步骤(P44)答:问题感觉、问题界定、问题解决的的假设、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通过行动检验假设6、课程的三种含义(P53)答:把课程作为

7、学科、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7、为什么说教学即是"科学"有事"艺术"?(P59)答:一方而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Z上,教学的主题是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充分发展,另一方血,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自由的交往过程,教学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Z上,还建立在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之上,教学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还是一个合目的性的过程(此题可能为论述题)8、泰勒模式的四个基本问题(P77)答: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9、布御

8、纳的发现学习的特征(P88)答: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直觉思维、注重内部动机、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10、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木取向有哪儿种(P147)答:“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11、“行为目标”的优点和缺陷(P153)答:优点:客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缺点:①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得教育价值观有缺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