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

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

ID:429370

大小:29.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1

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_第1页
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_第2页
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_第3页
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科学2株海洋来源株抗鳗弧菌细菌素生产菌的鉴定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当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已导致了养殖水体的污染,并且使许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弧菌既是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鱼体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当养殖环境的温度、盐度以及溶解氧发生变化,水质条件恶化时极易引起弧菌病的爆发流行。面对着频频爆发的养殖病害,人们企盼着高效、毒副作用小、不在用药动物体内残留的新药问世。细菌素显然具备以上的条件。首先,体内注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素对人类及动物是安全的,另外细菌素的作用范围可以分为窄谱与广谱,所以可以针对性地选用细菌素,防止造成水产养殖

2、环境中微生态的失衡。产细菌素菌株的获得则成为了细菌素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对于该菌株的鉴定则对其归类以及对其性质的进一步了解均是必不可少的。为更加全面的掌握所获得的菌株的特征并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奠定基础。海洋细菌产生的抗菌素对鱼的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许多从水产养殖环境分离的细菌可抑制已知的水产动物中出现的病原菌。水产动物特别是鱼类深受鳗弧菌(vibrioanguillargum)的侵害从而引起流行性疾病。本文将从深海泥样中筛选出抗鳗弧菌细菌素产生菌,从而对其进行细菌鉴定,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种系及其生产的细菌素初步研究对研究该菌的生长条件、产细菌素发酵条件以及该菌今后可能的应用范围和生物安全

3、性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细菌鉴定是指将分离培养获得的菌体,通过纯化培养使其达到不含有其他微生物的纯培养程度,继而进行系统鉴定。目前常用的细菌鉴定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仪器自动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传统方法主要是从宏观方面对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从微观方面对细菌的个体形态学进行观察,通常还要辅以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然而传统的分类鉴定需要测定的项目众多,工作程序繁琐,耗时长;仪器自动化鉴定主要是利用一系列商品化自动鉴定系统(如VITEK系统、MIDI系统、BIOLOG系统、SENSITI2TRE系统、AUTOSCEPTOR系统以及MICROSCAN系统等)进行鉴定,这种鉴定方法能节省时间,但由于

4、其在数据比对过程中记入一些非特异性的阳性反应孔,会造成偶然误差,从而引起个别鉴定结果不稳定,另外此类仪器本身及其耗材价格均较高;分子生物学鉴定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核酸检测技术,包括基因测序、指纹图谱技术、基因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GC含量测定等。PCR和核酸杂交单独或结合在仪器已经形成比较经典的核酸检测技术,目前这两者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一般来说,对于微生物的检测或鉴定应当至少使用三种指标同时进行验证。经查阅文献可知,目前大多数实验室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相互印证,以达到鉴定的目的,本次研究同样采取了此方法。市场上的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虽然基本上

5、都通过了相关权威组织的认可,在细菌快速鉴定或初步鉴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前所述,其稳定性尚存在一定问题,同样需要配合其他方法来相互印证,从而完成细菌鉴定工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实验通过对从中国东海舟山海域的深海泥样中筛选出来的SH901及SH012进行细菌鉴定。对这两株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包括菌落和个体两方面),并辅以氧化酶、接触酶、硝酸盐还原等生理生化试验对待测菌株进行了传统鉴定。又通过DNA提取,PCR扩增以及16SrDNA测序建立系统发育树等手段对该菌株进行了分子方面鉴定。结合两大手段的鉴定结果,最终得出待测菌株的分类地位。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形态学鉴

6、定:经过适当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目标菌株的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及产芽孢鉴定等试验。2.生理生化鉴定: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及《伯杰系统鉴定手册》对待测菌株进行接触酶、氧化酶、葡萄糖发酵、硫化氢产生、硝酸盐还原、V.P反应、吲哚试验等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3.分子生物学鉴定:提取待测菌株的DNA,并对其进行PCR扩增以及克隆、转化、测序,建立系统发育树。四、参考文献[1]贡汉生,孟祥晨.1株产细菌素乳杆菌的鉴定及其所产抑菌物质的特性[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43(7):33-39..[2]程万鹏,尚楠,张金兰,等.一种抗猪链球菌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7、食品科学,2009,30(7):215-219.[3]敖灵,冯敏,刘书亮,等,肉源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J].中国酿造研究报告,2008,186(9):67-70[4]VeerananChaimanee1,ChotipaSakulsingharoj,SomkidDeejing,act.Screeningandcharacterisationofbacteriocin-pro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