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ID:42937270

大小:10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试(12月)试题高三历史命题人:李恒审题人:王冬丽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5.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历史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2、,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答案】C【解析】根据“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说明中央逐级把法律传授到地方,使乡民遵守国家法律,加强对地方控制,表明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C正确;材料说明中央把法律传授到地方,不是文化下移,排除

3、A;B、D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联系西周政治背景分析。2.“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A.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C.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D.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坏境【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制度主要针对地方管理问题,它代表中央2期管理地方,而权力乂听从中央,根据所学,符合元朝的行省制,行省制有效地

4、管理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故C正确;A是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一确立就出现,不属于新体制,排除;B是分封制,分封制不符合中央集权,排除B;元朝行省制并没有改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主要理解行省制在代表中央和管理地方上权力使用的特点,它也是屮央集权加强的表现。1.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绷,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B.己经出现雇佣关系C.工商业者的社

5、会地位提高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而他身穿黑纟弟(表示他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奴七百人,皆有技术做事,内治产业,累积细微财物,因此能增殖产业,富于大将军崔光。故可知材料没有体现经营工商业、也没有涉及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排除AC;雇佣关系出现在明中叶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体现出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D项正确。2.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人支柱,无高低轻重Z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

6、,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A.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B.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C.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C【解析】由“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可以概括11!陈亮主张农商地位是一样重要的,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中“商人地位”材料没有反映;B项中的“义利观”与材料无关;D项不选,题干屮不能推断出政府的政策是否松动。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

7、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结合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即可做出选择。1.《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这一看法A.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B.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C.否认白银在屮国的普遍流通D.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19世纪以前的国际地位,没有涉及否定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