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

ID:42937617

大小:8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_第1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_第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_第3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教研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考纲要求随着2017年高考语文卷的摇身一变,论述类文本阅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高考的分值和题量没有变化,但试题难度大了些,题型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三道题的命题层次性非常强,第一题侧重于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第二题侧重于对文木论证思蹈的把握,第三题侧重于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运用。这也非常符合高考命题的思路,依据文木的文体特征命题。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在“论述类文木阅读”中明确:①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②注重文木的说理性和逻辑

2、性,分析文木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新增)。二、“思、勾、串”三位一体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所论述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语言的能力、把握论证的能力以及判断和推理能力。高考的三道题型印证了《考试大纲》的规定。根据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高考题型的变化以及一轮复习存在的薄弱环节,二轮复习准备从以下方面提升:第一,思,就是宏观思考,在开始读文本前就思考三个问题

3、。①文木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或作皆的基木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②行文中作者为突显论点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③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手段和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的,就是文章依照怎样的顺序谋篇布局、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也就是文章是怎样论证的。这样带着问题读文,能让心静,心静则神凝,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不能自拔。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发现细微Z处部分选项信息虽说全

4、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做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思考则心静,心静就能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不心浮气躁,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岀判断第二,勾,就是微观勾画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养成“筛选勾画”习惯。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边阅读边筛选勾画关键词句。1•关键词(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

5、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人的原因是、因而、因此、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表明前后意思相同(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

6、,人名,指代词等。温馨提醒抓住关键词语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做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岀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5、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岀所要论证的话。2.关键句(1)从内容上來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如以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3)从结构上来看,

7、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能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甚至会岀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加快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特殊句首句结尾句作用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中心句转承句哲理句感情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承上启下,转换话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

8、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ill修辞句结合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二,串,就是迅速串联迅速串联的目的就是理清思路,把握大意。也就是文本读完后,再根据思考的问题和勾画的关键词句或浓缩的每段内容,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人致位置做准备,更利于做论证选择题。三、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