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ID:42939368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_第1页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_第2页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_第3页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_第4页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示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材和学情分析《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这首诗,作为一首绝笔,无愧诗人创作的一生;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表现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如

2、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教学目标K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2、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3、理解“但:“乃"九州”等字词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教学准备1、搜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时代背景和爱国诗篇)2、舒缓深沉的乐曲。3、写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

3、插图、战马嘶鸣声、古诗诵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诗题仁了解创作背景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谈谈感受,介绍北宋开封的热闹、繁华、富足。好景不长,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宋徽宗第九子)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著名诗歌《题临安邸》就是讽刺当时统治者腐败无能的。我们今

4、天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调]2、了解作者[资料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设计意图:了解作者,使学生

5、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感受诗人人格精神打下基础]3、揭示诗题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②质疑:看了诗题,你有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K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元:本来,通“原:但:只。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指统一。无:同吻”,意思是不要。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

6、复的意思。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的地区。家祭:对祖先的祭祀。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4、小组讨论:(1X诗人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2X你现在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是什么吗?[设计意图: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降低难度,给所有的学生学习的和参与的机会]三、疏通诗意,理解内容仁理解古诗的内容①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份遗嘱。你同意吗?(理解“家祭无忘告乃翁”“祭”是什么意思)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说明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在这首诗

7、中,你是向儿孙交代身后之事啊)②既然是遗嘱,85岁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了,他肯定有许多话要叮嘱儿孙,肯定有许多事让他牵肠挂肚,有许多美好事物让他恋恋不舍,是这样的吗?(只牵挂一件事,只叮嘱一件事,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①“伤别离,作者满心的悲伤缘何而生?(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能力,老师的点播,引导,是为了引领学生透过文字,探索诗中深刻的内涵]①理解整首诗的意思U!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仁出示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X陆游68岁)“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

8、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放一段背景音乐)师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这是怎样的泪呀,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