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创新中国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

ID:42942533

大小:47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6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_第1页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_第2页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_第3页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_第4页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教兴国创新中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闻播报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科教兴国创新中国辉县市城北中学王军利2011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雄居世界第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京沪高铁刷新时速,中国大步迈入高铁时代●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1月14日胡锦涛

2、向师昌绪、王振义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热点回放】●成功发射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4.教育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

3、必要性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观点引领明确方向】6.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9.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10.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树立远大

4、理想,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怎么办【观点引领明确方向】中考预测自主探究⒈材料一: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生产一台电脑只能赚十个苹果的钱;卖出八亿件衣服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材料二:我国出口一台DVD的价格是32美元,成本13美元,要付给外国专利费18美元,利润只有1美元。(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2)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5、?实施这些战略的关键是什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高档数控机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5年来,来自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喜报频传。——高性能计算机、电动汽车、载人潜水器、重大传染病疫苗……5年来,在一系列高技术和产业化领域,中国科研人员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十二五”规划建议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上述材料对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何启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

6、质的人才队伍;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3.2010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就当前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温家宝对围拢过来的职工们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决定竞争力的,最终是创造、知识产权和品牌,是企业质量和效益,要依靠创造提高经济竞争力。”要实现“中国创造”必须提高什么能力?为什么?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

7、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我们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①自主创新能力;4.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思考:针对材料请你为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几条具体建议。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

8、提供物质保障: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5.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有何打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