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ID:42946564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选用国审或省审、适于黄淮海玉米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成熟期适中、耐肥耐密植、活干成熟的优良杂交种。结合品种特性,进行科学选种,既要防止品种单一化,又要避免多乱杂。可以选用浚单20、滑玉11、滑玉12、蠡玉35、豫玉33、先玉335等。2.种子处理①晒种播种前选无风晴天上午晒种2'3天,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否则会影响发芽率。②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剂500毫升对水5千克,拌玉米种50千克,预防地下害虫,或者选用包衣种子。二、播种及密度1.播种①播期腾茬

2、后趁境抢播,境情差时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力争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②播种方式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即宽行70~80厘米,窄行40~50厘米。播种深度应根据土壤墻情、种子大小及土质而定,一般深度5~6厘米。2.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与施肥水平等确定种植密度。一般紧凑型品种密度每667平方米4000〜4500株,半紧凑型品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3800株,平展型品种密度每667平方米2800〜3200株,高肥水区可适当增加密度。三、田间管理1.及时补苗、间苗、定苗①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

3、栽。对缺苗少的地块可在缺苗处前后穴和相邻行留双株。缺苗多的地块采取移栽补苗的办法,选取稍大的幼苗,带泥土移栽并浇足水,确保成活。②间苗在3~4叶期进行,去掉小株、弱株、病株和混杂株,保留健壮植株。间苗要比计划留苗多留5%~10%。③定苗在5~6叶期完成。注意定苗后的植株长势大小均匀一致。④蹲苗蹲苗是促进玉米根系下扎,提高玉米后期抗旱能力和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苗期玉米耐旱怕涝,要适当控水蹲苗。2.化学除草①播后苗前喷施出苗前每667平方米用40%的乙阿合剂乳油20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200毫升对水30~40千克,倒步行走,均匀封闭

4、喷雾,墻情差时要加大用水量。施药后不要践踏地表,以防破坏药膜。②苗后喷施出苗2〜4叶时,每667平方米用4%烟囉磺隆50毫升+38%莠去津100毫升对水45千克定向杂草喷雾,以雾滴不落为宜。喷药时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不能使用低容量喷雾器和弥雾机施药。3.浇水大喇叭口期、开花期、乳熟期是玉米需水重要时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浇水,保证田间充足的水分。推广节水灌溉。汛期时如遇田间积水,要及时开沟排水。4.预防倒伏选用抗倒品种,采用合理密植、施肥、中耕培土等措施预防倒伏。也可在玉米8~10叶期喷洒壮丰安或玉米健壮素,缩短节间,提高抗倒能力。

5、1.科学施肥施肥的原则是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穗肥,巧施粒肥,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玉米专用配方肥。施肥一般分为两次,前轻后重。第一次在小喇叭口期(播种后25天),玉米进入拔节期,开始旺盛生长,需肥较多,每667平方米追施专用肥20~25千克;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播种后45天),此期是玉米生长最旺盛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肥量最大。每667平方米追施专用肥35〜45千克。施肥时采用穴施或条施方法,深施淹埋,杜绝撒施。当玉米开始抽丝时,每667平方米可追施尿素5~8千克,促进籽粒生长,预防后

6、期脱肥。抽雄后用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可以提高粒重。2.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大小斑病、褐斑病、粗缩病、玉米螟、蓟马等。①病害防治防治大小斑病于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5%烯哇醇1000^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重喷一次;茎腐病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弯胞霉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75克+12.5%烯呢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也可预防和控制锈病;粗缩病于播种后每667平方米用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

7、剂30〜40克,对水50千克喷洒地表及周围杂草,杀死传毒媒介,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②虫害防治玉米螟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每667平方米分别用30%辛硫磷颗粒剂2.5千克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广2千克,丢心叶防治;防治粘虫用40%毒死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蜗虫和蓟马每667平方米用50%抗蛛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四、收获合理的收获期应在包叶发黄后10天左右,以籽粒干硬、乳线消失、籽粒表现出品种固有的光泽,脐部出现黑色离层后为收获标准。收获后剥去包叶,及时晾晒,水分降

8、至13%以下时脱粒、入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