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ID:42947895

大小:9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3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半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XXXX富XXXX祎XXXXXXXXX题号二三四总分分数A.拮据•(ju)煞白•(sha)诘难(jia)■窸窸窣窣(suO)•B.褴褛•(]u)愕然•(a)扶掖(ya)•气吞斗牛(ddu)C.亵渎•(xia)棱角•(ling)潮汛(xfin)•怒不可遏(a)•D.嗤笑•(chi)狡黠■(xid)栈桥(zhan)根深蒂固(di)■下列词语屮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阴悔藻饰IE骗歇斯底里B.恣睢发窘滞碍味同嚼腊C.萧条]嬉闹抽噎无与伦比D.要诀驱除诧界不言而谕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

2、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江津中学17-18学年上期初三2018级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下列句屮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即便是天才,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成功。B.王俊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C.我把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反复读了好几遍,直到会背才豁然贯通,悟出了••••其屮的道理。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催,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3、,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巍峨黄山,群峰挺拔。OOOO①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②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①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②天都峰海拔1810米A.③④②①B.④②③①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B.《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C.《

4、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林冲、武松、李逵、宋江等最具神采。D.《水浒》中的宋江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他是下层英雄好汉屮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4.仿照顾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4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惠风和畅,,;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明月朗照,,;冬天落雪无声厂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小题。(11分…u……【材料一】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5、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听到水边沙洲上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就引发起君子想求得淑女为配偶的情意。还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也是“兴”的作用。(节选自《好诗共欣赏》,叶嘉莹,三联书店2016年版)【材料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是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汉语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

6、理论核心,即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节选自《莎斋闲览》,吴小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材料三】陶渊明是中国诗人里边最有思想性的诗人,一般的诗人写诗,他们常常是见景生情,就是说看到什么景物,引起他们什么感情,就写下一些诗句,像李后主看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想到“往事知多少”了,其实李后主也是信佛的。一般人他们所写的诗大都是因景生情:悲欢离合呀,伤春悲秋呀

7、,可是陶渊明的很多诗都不是像一般人所表达的那种见景生情的偶然的感情,陶渊明是一个最有思想性的诗人。(节选自《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叶嘉莹,屮华书局2007年版)【材料四】陶渊明朱光潜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

8、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病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愤。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能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