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ID:42948168

大小:377.53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24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_第1页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_第2页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_第3页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_第4页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和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知识框架]—时期屮国传统文化匸流思想的演变人物演变历程西汉卜子、ar]

2、继承、发鼠°蕭仲紆创立新惴学"二程”、朱Jdtti九渊•王阳明■■■■■■■■■■■I程朱理学1陆王心学孔子创立学思想I循学创立IOI成为显学IO

3、确芷正统地位印刷术卜宋明明淸发展到理学阶段批附乍贽.黄宗義壬夫之、顾炎虞・■■■■■■■■■■■■■■■反封建民主思想指南针:科技—四人发明造纸术火药文学T《诗经》I—览辞汉賦唐诗宋词书法T绘画小篆文人画清京剧康书风俗画幣书、草

4、书、行书着眼整体整合必考加试知识排查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加试——选修四)1.孔子的生平【加试一(b)(1)少年学礼: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开办私学: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始收徒讲学。(3)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5)献身文教: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2.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加试一(c)(1)仁的思想:“仁”者,“爱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仁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2)礼的思想:礼即周礼,主张"德,以为仁”,匡正社会秩序。(3)屮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提出屮庸思想。他认为“克己复礼”,要恰到好处,“和而不同”。(4)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首开兴办私学风气;注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5)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使屮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经典。1

6、.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彩响【加试一(C)(1)对中国①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后來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②古代文化:以仁、礼、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屮。③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2)对世界①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②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

7、鉴和鼓舞。名师讲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要懂得尊重、珍惜、保护我国古代文化。2.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化,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二、百家争鸣1.孔子和早期儒学——(c)时期人物主要观点春秋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推行“徳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历史影响:儒家学派创始人。编订典籍《诗》《书》

8、《礼》《乐》《易》《春秋》是儒学“六经”。战国孟了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还提出了“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在天人关系中,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深入探讨儒家的“礼”,主张礼法并用。2.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思想道家老子春秋(1)世界观: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2)哲学观: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战国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法家韩非子战国主张加强

9、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励耕战墨家墨子战国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提出“非攻”“尚贤”3.百家争鸣局血形成的意义【加试一(0(1)成为屮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2)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3)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微点拨道家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能认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吸取了道家学派的思想。三、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1)冃的

10、:为巩固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⑵内涵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为加强君主专制,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包容了诸子百家屮的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⑷影响①(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口市发展。②(积极)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着积极意义。2.太学的创建——(b)⑴创立①中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