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饮酒》其五

ID:42950519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陶渊明《饮酒》其五_第1页
陶渊明《饮酒》其五_第2页
陶渊明《饮酒》其五_第3页
陶渊明《饮酒》其五_第4页
陶渊明《饮酒》其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饮酒》其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酒》(其五)点拨教学设计创意说明:《饮酒》是晋代陶渊明的代表诗作。诗歌有田园美景的描绘,有悠然恬适之情的自然流露,更有尘埃落定后体悟到的人生理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绪”。当然这一目标单靠老师自己热情唯美的讲述,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必须通过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激情教学、多种活动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趋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产生共鸣乃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领会作者思想感情。2.研读品味,体会诗的意境。3.通过学习,培养古诗阅读鉴赏

2、能力。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作者思想感情,品味诗的意境。教学难点:对诗中理趣的把握与理解。教学方法:点拨法为主,辅以诵读法;品析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隐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描绘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一品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美味吧!二、作者简介5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

3、因不满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官场政治腐败,终于辞官归田园,与官场彻底决裂。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三、借“酒”解题《饮酒》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的一组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实际上是借“酒”抒写对人生的感慨,而古人喜相逢也罢,伤离别也罢,总爱一两杯淡酒寄托情感。可见酒既能助兴也能解忧。哪位同学能说出与酒有关的一些古诗词?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酒

4、后吐了哪些真言。 四、朗读打擂1、男女生各出一名代表分别朗读。然后学生评判哪位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最好。(自告奋勇)2、根据朗读情况,教师点拨归纳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学生试读。朗读整体点拨: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朗读具体点拨:起句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

5、所以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感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此中有真

6、意,欲辨/已-忘-言。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3、听朗读录音。4、学生模仿录音并按点拨朗读要求齐读课文。五、补充注释、理解诗意 补充注释:(教师点拨)①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②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③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④尔:这样。⑤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纷扰,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⑥日夕:傍晚。⑦相与:相伴。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理解诗意:(学生归纳)把房屋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没有世俗的喧闹。你问我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

7、为我的)心灵远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采花、赏赏菊,悠然间,那南山的胜景映入眼帘。5傍晚的景色真好,还有飞鸟结伴回巢。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意,想要说明,我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它的奥妙。六、四人小组,合作研讨 教师点拨、提示,学生合作完成: 1、既然作者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污浊的官场,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