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教学设计

黄河颂 教学设计

ID:42951184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黄河颂 教学设计_第1页
黄河颂 教学设计_第2页
黄河颂 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河颂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河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蕴。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课件: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一、导入新课: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同学们到过黄河

2、没有?(没有)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这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来到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

3、尊严而战。《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齐读。三、作者简介及背景1、作者及写作背景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4、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2、给下列

5、加点字注音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摇篮:                            屏障:四、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点评。(各组分别朗读课文,看谁朗读的最好,选一名代表展示。)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①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②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五、合作探究,研读赏析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

6、结果展示在黑板上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3、“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

7、的解释)4、“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明确: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六、拓展延伸:积累活动:积累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的古典诗词。欣赏活动:课后欣赏《黄河大合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