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

ID:42952403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_第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_第2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_第3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_第4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复习练案新人教版必修1叵I练案〔提Xft)⑥一、选择题1.(2016•衡阳一模)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呈,参议院表决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对于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理解错误的是磚孕号38852093

2、(B)A.与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相同B.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C.充分暴露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法律[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清帝退位,政权实

3、现了和平过渡,因此在形式上与英国“光荣革命”相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结束清朝专制统治,并未深刻揭示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呈,参议院表决--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吋大总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袁世凯当选为临吋大总统是通过参议院表决的,符合法律程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016・甘肃二诊)徐中约认为,孙小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市一部新宪法來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C)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

4、生问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孙中山设想三段式程序的“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可知其最终目标是建立宪政,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三项不是他的最终政治目标。3.(2017•鹰潭一模)从晚晴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B)A.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B.晚清民国艰难的宪政道路C.保守热力始终占据了优势D.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解析]政局的动荡不安是宪政道路艰难地外在体现,故A项错误;“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

5、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可知政局的不断变换就其本质而言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艰难推进,故B项正确;革命党人不属于保守势力,故C项错误;晩清到民国初期政局的不断变化重在宪政形式的不同,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1.(2016•鄂尔多斯一模)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來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來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C.开启了屮华民族的复兴Z路D.使民族国家取代了王朝国家[解析]由材料中“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來管中国人的事”“觉得凡是

6、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可知第一点强调的是民族意识,笫二点强调的是民主意识,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故A项正确;C项只强调了民族方面,故C项错误;B、D两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故B、D两项错误。2.(2017・黑龙江三校一模)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对于一个坏政府來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D)A.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解析]根据材

7、料关键信息“压力减轻”“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可知托克维尔认为革命发生在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实行改革之后。美国独立战争之前面临英国的高压统治,故A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社会气氛紧张,故B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在清政府进行改革之时,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3.(201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屮记述:“袁世凯是清末新军训练的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受害者。”作者判断其“受害”的依据是

8、导学号38852094

9、(C)A.袁世凯借助新军篡夺了清

10、朝的政权B.没有新军的参与就没有辛亥革命C.部分新军将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0.新军将领拥兵自重导致军阀割据[解析]袁世凯借助新军掌握了政权,对袁世凯來说是受益,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没有新军就没有辛亥革命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面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部分新军将领领导了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对袁世凯来说是受害,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军阀割据局而出现在袁世凯死后,故D项错误。1.(2016•唐山一模)1895年孙中山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