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

ID:42954149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5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_第1页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_第2页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_第3页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_第4页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27 岳阳楼记(第1,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年级语文科导学案编制人:黄湘兰审核人:徐艳、张素芳页码:37学生姓名小组编号课题第六单元27课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3、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内涵。4、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5、背诵全文。学习重点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难点1、了解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预习案完成时长:分钟;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批改时间:月日预习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有感情

2、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进行知识梳理;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好批注,熟记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要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预习反馈”处。4、限时、独立完成。5、本学案为四课时。一、走近作者《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

3、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一、教材助读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1046年,范仲淹的

4、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二、预习自测1、读准字音谪守霏霏朝晖夕阴皓月浩浩汤汤岸芷汀兰2、基础积累《岳阳楼记》选自,作者范仲淹,字,宋朝、政治家。3、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B.属予作文以记之。C.河曲智叟亡以应。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5、,气象万千。预习反馈:学生姓名:小组:编号:完成日期:月日探究案(第一课时)完成时长:分钟;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批改时间:月日学始于疑:探究点一、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节奏。    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       探究点二、再读,初步理解文言文意思。(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预、探、展、评、测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当堂检测:1、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2、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 ⑵微斯人4、“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先从语法结构来考虑!)(

6、)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先天下/之/忧而忧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先/天下之忧/而忧5、下列不是对偶句的是()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日星隐曜,山岳潜行。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六单元27课岳阳楼记学生姓名:小组:编号:完成日期:月日页码:38探究案(第二课时)完成时长:分钟;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批改时间:月日学始于疑:探究点一: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探究点二:阅读第二段问题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问题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

7、“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探究点三: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预、探、展、评、测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当堂检测:用课文语句填空。(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2)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3)第二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4)天气阴冷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5)天气晴朗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6)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7)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