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中药泡脚妙方 缓解身体疾病

5种中药泡脚妙方 缓解身体疾病

ID:42955526

大小:17.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5种中药泡脚妙方 缓解身体疾病_第1页
5种中药泡脚妙方 缓解身体疾病_第2页
5种中药泡脚妙方 缓解身体疾病_第3页
资源描述:

《5种中药泡脚妙方 缓解身体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种中药泡脚妙方缓解身体疾病中药泡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用好中药,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很多疾病。下面小编给大加介绍几种中药泡脚妙方,有效帮你快速治疗疾病。  1.生姜泡脚: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

2、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泡脚: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

3、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3.艾草泡脚: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

4、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用艾草泡脚期间应当注意,同时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

5、程度的缓解。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而且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因为用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4.红花:活血通经,祛淤止痛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脚经常会发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很长时间恢复

6、。选择用红花来泡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如果血液循环不好,平时手脚容易发麻,或者下肢出现淤血,就可以用这两种药材一起泡脚。泡脚后,不仅能够使血液循环问题得到改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在感冒期间用红花和艾草泡脚,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5.牛膝﹑当归﹑磁石:缓解耳鸣症状  睡前用中药牛膝﹑当归﹑磁石等煎水泡脚,也可以用热水加白醋泡脚,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为宜。将煎好的中药(1000毫

7、升)加热至70℃,倒入盆中,把脚搁置在脚盆边熏,要注意防烫伤。待药液温度降至38℃~42℃左右时,把双脚伸进盆中,双脚来回搓洗,不断按摩双足底的涌泉穴,直至感到穴位酸胀为止,然后擦干药液。  简易按摩  按耳膜用手指按压耳屏,一按一放,每侧各按压15-30次,每天3次。揉耳轮以两手分别自上而下按摩两侧耳轮,每次做15分钟左右。  鸣天鼓调整好呼吸,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闻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

8、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  中医认为,耳部气血不通、经脉阻塞是耳鸣的主要原因。耳鸣患者的自我按摩、按压刺激耳穴,具有疏通耳部经脉、运行气血的作用,同时还有防病保健的功能。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