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ID:429639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1

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五金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永康的经济也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伴随这永康经济的飞跃,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的了解产业集群这个现象可能对永康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和早成的潜在危害,都说明了我写这篇论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网上有大量和产业集群有关的文章。这无疑给本文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可资参考的思想来源,也说明了该课题是当今中国比较热门的话题,继而肯定了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而期刊网上大量关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或借鉴,

2、所以总体上来说,本文的研究与写作是切实可行的二、主题在国外的研究中,PhilippeMartin和GanmarcoI.P.Ottaviano(2001)综合了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间自我强化的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由于向心力使新企业倾向于选址于该区域,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空间的集聚,进一步验证了著名的缪尔达尔的“循环与因果累积理论”。也就是说,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而市场的扩大与地区企业数量有关。AnthonyJ.Venables(2001)

3、认为,新技术改变了地理对我们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消除我们对地理的依赖性;地理仍然是国际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NicholasCraft和AnthonyJ.Venables(2001)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地理集群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从地理角度回顾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兴起以及位来亚洲的复兴,认为尽管缺乏高质量制度是落后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忽略地理集聚在经济发展反面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对产业集群有过研究的学者也不少,曾忠禄(1997)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徐康宁(2001)认为,3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

4、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王冰、顾远飞(2000)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它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和科层组织;刘友金、黄鲁成(2001)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沈玉芳、张超(2002)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了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浙江学者对集群的界定比较全面,他

5、们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并结合了社会学、地理学等观点界定了企业集群的概念。其中仇保兴(1999)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集群中企业间的以合作为特征的互动行为(interaction),可以产生集群内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中小企业间形成交易关系和相互的行为调适。交易行为帮助企业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积累,相互的行为调适有助于企业间建立长期交易,以解决成员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集群共同的文化环境和制度背景促进了高度发展的地方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正式契约,保障了交易的顺

6、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果简单地按照特色产业类型来划分,现实中的集群包括传统产业企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王缉慈,2001),魏守华,石碧华(2002)更进一步将集群区分为传统产业群、高科技产业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群。但这种简单的分类对理解产业集聚的特征帮助不大,因此为了深入分析产业集聚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业已存在的集群进行了类型分析。首先,以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为分析维度,仇保兴(1999)根据集群的内部结构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企业集群:①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

7、“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王珺(2001)按照企业间分工形式的不同,将广东地区专业镇(产业集群)划分为横向一体化网络与纵向一体化网络。在他的基础上,盖文启(2002)也作了相似的分类,将集群分为水平一体化(网络化)型、垂直分离与水平一体化共存型和垂直分离型。其次,以集群形成的原因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陈雪梅、赵珂(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