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

ID:42965561

大小:19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4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_第4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18氮和磷人教版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很高,已有科学家设计出了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从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其主要依据是(  )A.液氮的沸点为-195.8℃,远低于常温B.氮气与氧气反应放热C.氮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D.氮气在空气中约占78%(体积分数)3.“雷雨发庄稼”是一句俗语,它包涵一定的科学道理。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下列方程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N2+O22NOB.2NO+O2===2NO2C.N2+2O22NO2D.3NO2+H2O===2HNO3+NO7解析:氮气和氧气不能直接化合

2、生成二氧化氮。答案:C4.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答案:CD5.(2012孝感模拟)已知亚磷酸(H3PO3)只能生成两种钠盐(NaH2PO3和Na2HP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磷酸中磷

3、呈+3价B.亚磷酸有氧化性和还原性C.亚磷酸是二元酸D.亚磷酸只形成两种酸式盐而无正盐解析:含氧酸电离产生的H+必须由羟基(—OH)提供,亚磷酸(H3PO3)只能生成两种钠盐(NaH2PO3和Na2HPO3),说明在H3PO3中只有两个—OH,即H3PO3为二元酸。答案:D6.下列对氮的固定解释、分类都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或化学方程式)固氮方式A雷雨肥庄稼3NO2+H2O===2HNO3+NO(主要)自然固氮B工业合成氨N2+3H22NH3生物固氮C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吸收氮气转化为氨或铵盐生物固氧D工业合成尿素2NH3+CO2===CO(NH2)2+H2O人工

4、固氮解析:雷电作用属于自然固氮,发生的反应是:N2+O22NO,A项错误;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项错;固氮是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成化合态,合成尿素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化合物,不属于固氮,D项错误。答案:C7.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B.1∶3   C.1∶2   D.2∶1解析:3NO2+H2O===2HNO3+NO,其中生成NO的NO2为发生还原反应的NO2,生成HNO37的NO2为发生氧化反应的NO2,故二者质量之比为1∶2。答案:C8.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

5、a和b混合气体变红棕色(2)c和d混合产生白烟(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a、b、c、d、e依次可能是(  )A.O2、NO、HCl、NH3、CO2B.O2、NO、NH3、HCl、SO2C.NO、O2、NH3、HCl、SO2D.HCl、CO2、NH3、H2S、CH4解析:a、b混合后气体变成红棕色,a、b分别为NO、O2中的一种,且b通入氢硫酸中能产生淡黄色浑浊,故b为O2、a为NO;c、d混合产生白烟,c、d分别为HCl、NH3中的一种,且c能使溴水退色,故c为NH3,d为HCl。答案:C9.A、B

6、、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气态单质,B是气态化合物,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可能是(  )A.Cl2     B.N2     C.S     D.C10.为了除去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amolNO、bmolNO2、c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7、度最小为(  )A.mol/L,a=b7B.mol/L,a≤bC.mol/L,a≤b+2cD.mol/L,a>b解析:该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就是元素物料守恒的运用。最终的物质不管是NaNO3还是NaNO2或NaNO3和NaNO2的混合物,Na~N,n(NaOH)=(a+b+2c)mol。答案:C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氮气,镁也可能和氮气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1)镁条燃烧完后取出蒸发皿观察,发现蒸发皿中除有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