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

ID:42968181

大小:1.8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6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_第1页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_第2页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_第3页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_第4页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救助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杨洪(教授)一个“灾难频发”的年代2月份3.14拉萨暴乱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死亡人数70余伤400余人.5.1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灾难突破了人的正常防线生理域值(死、伤)心理防线(心理障碍)创伤群体的层次灾难事件的幸存者灾难事件中家属伤亡者灾难事件中直接参与救灾者灾难事件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媒体、心理救援人员本身间接了解灾难事件者大灾面前没有幸存者汶川地震:地

2、震发生1周后,自5月18日始心理救助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全国约有数千人、近百支“各种名目”的心理干预队伍进入四川灾区。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方案”中首次将心理康复列入计划。心理救助被空前重视汶川地震:但是:—“深圳商报”点评:明星“心理救援”……—深圳某医院谢绝“心理社工”进入伤员病区;—四川某中学请求武警协助严禁“心理干预者”进入学校;“三防”:防火、防盗、防……。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儿?“明星心理救援”—主观臆断,非专业化被医院谢绝的“心理社工”—专业知识不足(只知道不要压抑情绪而且不知如何处理情绪)

3、被四川人民“误解”的“心理干预者”—非自愿,强行介入,“蜻蜓点水”(蜻蜓太多)怎么办?“不打无准备之仗”了解受受灾民众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知彼了解心理救助与自助的基本策略—知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灾难后心理反应冷漠、麻木恐惧无助感悲伤内疚、罪恶感愤怒抑郁灾难后生理症状疲倦失眠、做噩梦心动过速肌肉疼痛胸部压迫感眩晕创伤后心理反应(1)急性应激反应(四个阶段3-6月):—休克期:麻木、“镇静”、反应平淡、平静—愤怒期:抱怨、不满、指责、“不公平”—抑郁期:低落、消沉、悲伤、无助、抑郁—恢复期:接受现实、整合心理、重

4、新开始创伤后心理反应(2)创伤后期应激反应(3-6月后)—绝大多数人逐渐恢复正常(90-95%);—少数人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5-10%,创伤重现,回避,警觉性增高,痛苦与社会功能受损,兰博心理自我调节心理救助的基本原则自我调节—不回避(面对现实)—面对它(接受现实)—说出来(表达感受)—调整好(重新生活)心理救助—认真听(理解关注)—多陪伴(保证安全)—给支持(心理支持)—解困难(现实帮助)谢谢杨洪:深圳市康宁医院0755-25504943(O)13688801795(M)Yanghong64@126

5、.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