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

ID:42969416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_第1页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_第2页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_第3页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_第4页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克隆大熊猫的理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我不赞成“克隆大熊猫”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第一,大熊猫能正常繁殖自己的后代,不需要“克隆”有人说“大熊猫繁殖不理想”,只好用“克隆”的办法来增加它们的数量,使其种群繁衍下去。那么,“大熊猫到底能不能自己进行繁殖”便成为该不该“克隆大熊猫”的前提了。1963年以来,大熊猫已经在国内外十几个动物园及繁殖中心进行过成功的繁殖,而且情况越来越好。在野生状况下,它们的繁殖状况良好,幼仔成活率也很高。以秦岭戴无线电跟踪颈圈的雌熊猫“娇娇”的产仔记录为例:1989年8月,“娇娇”5周岁时生第一胎“虎子”,1992年8月,生第二胎“希望”,1994年8月,生第三胎“小三”,

2、1996年生第四胎“繁星”,1998年8月,生第五胎……。按照每2~3年产一崽的速度计算,她一生能够生育8~9个崽,而秦岭其他戴无线电颈圈的成年雌熊猫也是如此。此外,1996年和1997年,“娇娇”的大儿子“虎子”和大女儿“希望”也分别有了自己的后代。我计算过秦岭大熊猫的年增长率,达到4.1%~4.5%,比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卢旺达的年增长率(3.5%)还有高。既然秦岭大熊猫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那么其他山系的大熊猫是不是理应当也是如此呢?我认为只要给野生大熊猫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的种群就可以得到恢复。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又何必通过“克隆”(实际上是一种无性繁殖)

3、的技术来取得它们的复制品呢?第二,对大熊猫而言,同种克隆无法进行主张“克隆大熊猫”的研究者,先是提出同种克隆的办法。大熊猫同种克隆指的是卵或成体细胞来自大熊猫,寄母也是大熊猫。尽管从大熊猫的血液中或皮肤上得到它们的成体细胞十分容易,也有可能从死亡的母熊猫身上取得卵巢,并通过体外培养而获得卵泡细胞或卵丘细胞,但是问题是如何寻找寄母?主张克隆者说:“如果能提供大熊猫怀胎当然更好”。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为寄母的大熊猫首先是要用一只能够进行成功繁殖的大熊猫,而研究者却要它放弃自己的生育机会,去怀养一个几乎没有成功把握的外来的克隆胚胎,这不符合保护大熊猫的目标,实际上就

4、是把这种具有超级魅力的可爱动物当作试验品,无论是从道理上或是伦理上都是行不通的。退一万步来讲,即使研究者获得了一只可供试验的大熊猫寄母,那么在这只大熊猫正常生殖生理过程中的受精卵“延迟着床”问题,就是大熊猫同种克隆中无法通过的难关。大熊猫卵子在受精之后,并不像人类或很多用做“克隆”实验的家畜那样,分别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内就可以植入子宫壁并开始发育。大熊猫的受精卵要在子宫中漂浮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才着床。我记录到受精卵在母熊猫体内“延迟着床”的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波动于交配之后的40~120天之间。其他动物克隆成功的经验表明,只有当受精卵发育到16个细胞至囊胚期之间的短

5、短几个小时至几天之内,才可能为代理母亲的子宫所接受。试问,在目前还没有弄清楚大熊猫受精卵着床的时间及机制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把一个由体外克隆的“合成卵子”培养到“早期胚胎”的什么阶段再植入一只待孕的雌性大熊猫的子宫中去?这些知识目前都是未知的。如此看来,要进行大熊猫的同种克隆,就必须先弄清大熊猫受精卵“延迟着床”的机制;要弄清延迟着床的机制,就必须用活的、能够进行正常繁殖的雌体来设计各种实验;可是,动物园中现存的母熊猫已经太少了,即使全部用于实验,恐怕还搞不清其中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在科学上至今还不清楚大熊猫的子宫内膜在接受自己的受精卵时需要什么样的“信号”

6、,因此,也不知道应当在雌性熊猫的什么生理阶段植入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早期胚胎。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怀孕雌熊猫作为实验的材料,更不应当把它们作为实验品进行研究。所以,胚胎移植在熊猫身上是无法实现的。第三,异种克隆,不切实际既然同种克隆做不成,有人便主张使用其他动物的雌性个体进行“异种克隆”。他们推测“异种动物克隆有别于动物的有性远缘杂交,因为克隆技术是无性繁殖,不存在双亲染色体的配对问题”;另外还假设“胚胎与子宫间有可能存在免疫豁免区”。但实际上,异种动物间的克隆迄今尚没有任何理论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要靠黑熊、狗、猫、甚至兔子来克隆大熊猫,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二潘文

7、石教授自1980年以来从事大熊猫、白头叶猴等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野外考察,取得卓越的成果,先后获国际国内近十项大奖,其中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最高奖项PaulGetty奖。潘教授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吕植博士等人为代表,积极投身于大熊猫的野外保护,反对对大熊猫进行克隆。潘文石认为,克隆技术确实非常值得发展,但用来保护大熊猫,既无必要也未必有效。一些媒体和组织如果过分强调克隆技术在拯救大熊猫中的作用,并引用某些早已过时的关于大熊猫不发情、繁殖的观点,会在客观上造成误导的效果。克隆技术值得发展,但用来保护大熊猫,既无必要也未必有效我们不应该颠倒了

8、保护大熊猫这个物种和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